GP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在經歷三十多年的發展過程,目前在各項理論及應用技術上已趨成熟,並已成為當前最重要之一項空間大地測量(Space Geodesy)定位技術,同時已應用於許多需要精密定位與地球科學相關的領域,例如
地層下陷監測[Abidin et. Al, 2001;Hung et. Al, 2010;Hung et. Al, 2012]、地殼變動監測[Hu et. Al, 2001;Yu et. Al, 2003]、低軌道衛星定軌[Hwang et. Al, 2009]、
遙測大氣對流層與電離層結構[Johasson et al., 1998; Schenewerk et al., 1998]。
目前
水利署監測全臺
地層下陷以
水準測量、磁環分層式
地層下陷監測井(以下簡稱地陷監測井)及GPS三種方法為主。然而在監測成本限制下,
水準測量一年僅施測一次(非主要下陷地區,僅2~3年施測一次),地陷監測井一個月量測一次;相較於GPS固定站的連續性觀測方式,GPS於
時間解析度上相對具有優勢。截至民國104年10月,
水利署於全臺主要沉陷地區(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縣)共設置13個GPS固定站(GPS固定站照片參考圖1),24小時連續觀測
地層下陷區的三維變化。有鑑於台灣擁有高分佈密度的GPS固定站觀測網(全臺約有400個),
水利署於民國104年起,依照全臺
地層下陷區與
地下水管制區,收集包含有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內政部地政司、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中華電信研究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計148個GPS固定站(GPS固定站網分佈圖如圖2),以進行全臺
地層下陷情勢分析,進一步掌握季節性變化對於
地層下陷之影響。
全臺
地層下陷情勢分析工作,主要將每個GPS固定站計算後之
高程變化數據(如圖3),依據
地下水之豐枯期進行劃分,其中每年的5月份至10月份劃分為
豐水期,每年的11月到隔年的4月份劃分為
枯水期,分別計算
豐水期與
枯水期間的
地層下陷量,以瞭解豐枯期對全臺
地層下陷之影響。
|
圖3 土庫國中GPS固定站坐標時間序列成果及擬合曲線圖 |
圖4為利用上述148個GPS固定站的
高程時間變化數據,分析2011-2015年全臺豐枯期
地層下陷之成果,由圖中顯示:
1.各年均呈現出
枯水期下陷量大於
豐水期下陷量之趨勢。
2.近5年的
地層下陷分布顯示,2011、2014與2015年這三年全臺的下陷趨勢較為明顯,2012與2013年下陷趨勢較為平緩。依據近5年的降雨資料顯示,2012與2013年的年雨量較為豐沛,而2011、2014與2015年的年雨量則相對較少。
3.全臺
枯水期間,主要下陷的縣市為彰化、雲林、嘉義與屏東。
近年來氣候的變遷越趨顯著,乾澇現象加劇,將會影響水資源的調配,進而影響
地層下陷的防治,因此如何快速、全面及精準地量測全臺
地層下陷變化的趨勢,成為地層防治工作的重點目標。全臺GPS固定站資料整合應用能提供
地層下陷區在時間及空間上精確的變形資訊外,透過整合其他觀測技術獲取之資料(如精密
水準測量與雷達干涉技術),將能對臺灣地區複雜的
地層下陷行為有更全面的了解。
|
圖4 2011-2015年全臺豐枯期地層下陷
註:固定站網沒有涵蓋的地區為內插之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