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關注屏東地區經建基礎設施 經濟部楊次長視導牡丹水庫 南區水資源局

  發刊期數:第0156期/ 發布日期:105/01/08

  民國84年底興建完成的牡丹水庫,位於恆春東北方約24公里四重溪河谷,供應屏南15鄉鎮(獅子、牡丹、枋寮、枋山、車城、恆春、滿州、春日、佳冬、林邊、琉球、南州、崁頂、東港、新園等)之一般用水、墾丁國家公園、特種營區及五里亭機場等處之公共用水及恆春地區之旱作灌溉用水,為一多目標水庫水庫常年每日可供水量約10萬噸,年供水量約為3,700萬噸,是墾丁觀光產業得以蓬勃發展之重要基礎建設,104年12月5日經濟部次長楊偉甫特邀媒體實地參訪位於屏東縣牡丹鄉供應屏南地區公共用水牡丹水庫,瞭解國家經濟基礎建設及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方向。

  楊次長表示,因氣候變遷影響,降雨量和溫度異常的情形益形嚴重,降雨型態也有所改變,水利防災、水資源管理和水庫操作更加困難,104年更面臨近67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如何確切掌握降雨的各種氣象因素,是目前水庫操作管理的重要課題。然而台灣優良址難覓,要開發新的水源設施相對困難,因此既有水庫如何延壽、永續利用是水利工作人員努力的目標,他並呼籲民眾節約用水防範未然。
楊次長說明湖面上設置漂浮式太陽能板的可能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王瑞德強調,現階段各重要水庫正積極辦理延壽工作,而牡丹水庫目前淤積雖尚不嚴重(淤積率約15%),仍需未雨綢繆,管理單位目前積極籌劃相關清淤方案,預計民國106年起開始進行水庫抽淤工作,朝永續利用之方向努力。

  楊次長向記者表示,計畫要在水庫的湖面上設置漂浮式太陽能板,好處是土地很容易取得,且可利用水來降低太陽能發電溫度,如果技術上成熟,希望能藉由南臺灣陽光大面積的照射,產出更多的再生能源。

  南區水資源局局長黃世偉也說明牡丹水庫營運已20年,氣候變遷常發生短延時強降雨情形,造成庫水濁度飆高,南區水資源局積極作為,以溢洪道戽斗取水方式因應,有效改善濁度的取水困境。另外,為確保供水水質符合相關標準,南區水資源局委請專業團隊每個月對水庫水質進行檢測,並配合地方政府辦理相關水質污染稽查及改善,確保供水安全。

  另牡丹水庫人員也介紹水庫是由牡丹溪及汝仍溪匯流而成,而依兩溪流域集水面積得知,牡丹水庫水源40%來自牡丹溪、60%來自汝仍溪,主體包括大溢洪道及取排水設施。其中大高65公尺,長445.6公尺,體體積約282萬立方公尺,所有築材料均由汝仍溪上游取得;另外又介紹「牡丹水庫親水設施」係利用水庫的特性創造再生能源,透過水庫水位高度落差帶動親水公園的噴水設施,到了晚上改推動微水力發電機供電給LED庭園燈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