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蘇迪勒過後「烏」雲漸開-第十大隊防汛護水志工點滴十河局規劃課余玉雲

  發刊期數:第0164期/ 發布日期:105/03/04

  • 104年8月,強颱蘇迪勒來襲 適逢88父親節,不僅打亂了許多人的慶祝行程,部分地區還得提防大雨帶來的災害。此次降雨主要發生在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其中,離大臺北都會區僅30分鐘的烏來,在蘇迪勒颱風肆虐之後,斷水、斷電又斷路,儼然成為一片孤島。然而縱使環境險峻,但在這滿目瘡痍的山頭上,仍然可以看到志工服務的身影。
    春櫻、夏溪、秋楓、冬泉 烏來一詞源自泰雅族母語,相傳百年前泰雅族勇士們狩獵至此,遠眺時發現有冒煙的熱水從河谷間隙湧出,齊呼「ulay kilux」(ulay指溫泉,kilux意為熱騰騰),因此得名。除溫泉外,因山高谷深且山區雨量充沛,造就此處瀑布甚多,且具有極富變化的林相及多品種的櫻花,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這裡成為遠近馳名的觀光勝地。


     

    烏來地區僅五個里,一間國小及國中,當地居民大多互相熟識,由於就業機會有限,使得青壯人口紛紛外出求職,留在當地的居民則利用烏來的好山好水及原民風情發展地方觀光產業。

     然而美麗的山巒卻在一場風災後風雲變色,8月8日蘇迪勒颱風帶來的強降雨持續沖刷山坡地,暴漲的溪水夾帶滾滾泥流溢淹漫流,原本波光瀲灩的小溪,瞬間變成張牙舞爪的惡水,吞噬這平靜的山城,帶來嚴重災情。

    惡水漫烏來 蘇迪勒颱風被外媒喻為「地表最強怪獸颱風」,不但造成通往烏來的新烏路出現嚴重坍方,驚人雨量也讓原本河道低淺寬大的南勢溪,瞬間暴漲數十公尺,大水將連接烏來老街與台車高地的攬勝大橋淹沒,近半條老街泡在水裡;觀光台車鐵道路基流失,部分路段軌道下就只剩深淵。河岸兩旁的民宅、店家、溫泉,也無一倖免。家住新店,但老家位於烏來的第十大隊文山分隊志工黃傑憶起此次災情說:「我父親今年已經76歲,他說他從沒見過烏來如此慘烈的情景」。



    挺進烏來,物資傳愛 烏來地區由於受災嚴重,對外交通及通訊中斷,以致災情資訊難以傳出。文山分隊周士鈴分隊長受第十河川局所託,在隔天(9日)騎乘機車欲前往查看,一邊記錄現地情形,一邊還得提防山坡落石,無奈路斷難行,只能得知外圍災情狀況。正當眾人為著未知的消息發愁時,第十河川局承辦人的手機裡,收到了黃傑傳來的一張張山區災情照片。

  • 心繫失聯的家人黃傑在風雨稍歇後,便迅速召集當地泰雅族義勇隊,準備了些民生必需品,徒步上山查看災情並分送物資,光是到達海拔最低的忠治里,就要花上3個多小時,放眼所見家鄉殘破的景像,讓眾人的腳步更加疲憊而沉重。

    黃傑下山後,便將災後第一手資料持續回傳給周分隊長及第十河川局。災區的慘況令人不安與不捨,於是周分隊長便找上大隊內具有救難專業的汐止分隊黃唐舜分隊長再次一同驅車前往勘災。「真的非常感謝黃分隊長,我一跟他說烏來的狀況,他便立刻答應要和我一起過去,還說可以派車隊支援。」周分隊長感謝地說。

    再次前進現場後,看見政府及民間救難單位已紛紛進駐災區協助居民重整家園,然道路中斷非短時間內可以搶通,食物及急難救助品運送受阻,使得災區物資仍十分缺乏。兩位分隊長立即動員人力籌措物資,除了隊員的捐贈外,亦得到第十河川局同仁及長官們的大力協助,僅僅一天的時間內就募集了滿滿一整車的物資,翌日馬不停蹄地上山一處一處分送。「這次風災我們能幫的忙不多,只能分送一些生活必需品,還記得到忠治里時,里長說忠治里的物資夠吃就好,讓我們送去更需要的地方,共體時艱、互相體恤的精神,真的很讓人感動!」余承辦人員說。

    談到眾人的物質支援,黃傑也表示:「真得很感謝周分隊長及十河局的後勤支援,夥伴們出錢、出力,又出車,在第一時間把所需的物資送進災區,讓部落的族人朋友們生活可以暫時穩定。這次颱風雖然摧毀了我們的家園,但也讓我們體會到互助協力的溫情,更凝聚了大家的心,並感受到志工夥伴們滿滿的愛。」這次的事件,因為通訊中斷導致訊息傳遞上的不便,有多年救難經驗的黃分隊長說:「當有災難發生,手機又沒有收訊時,可以撥打跨國急難救助號碼「112」,這個號碼在情況危機的時候可以保命,大家一定要好好記住!」。

  • 齊心協力,求安居、求永續 此次颱風對烏來溫泉區的重創,讓許多人想起了91年辛樂克颱風時同樣遭風災嚴重毀損的南投廬山溫泉區,烏來的未來何去何從,讓當地很多居民掛心。

    颱風過後,雖然家園各地已慢慢重建復甦,但仍然有一種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感覺;不過人是有韌性的,會隨著時間慢慢成長學習,我相信經過這次劫難,烏來地區的居民一定能更加茁壯。」黃傑同時也提到,一直以來,烏來都是以觀光產業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溫泉業的興盛雖然帶來了經濟效益,但過度的開發也使得環境更加脆弱,如何取得平衡,又如何讓當地居民願意走出去,嚐試其他的就業機會,是大家應共同思考的問題。

    蘇迪勒颱風走後一個多月,烏來地區又因強颱杜鵑的侵襲而受創,「孤島烏來」再次登上媒體版面,緊接著又是一連串的修復與重建。10月中旬,回到烏來山區,此時道路已大致都能通行,許多坍方處也完成補強工程,雖然仍有地區持續整建、部分河段黃水依舊,但大致上已逐漸恢復往日情景,準備迎接前來賞秋楓、泡溫泉的人潮。

    這次報導的志工事蹟雖非防汛護水志工主要本業,但災害的到來難以預料,付出的範疇更無須設限,志工夥伴們秉持著守護心、服務情,用各式各樣的方法讓家園更加周全和美好!期望這幾次的衝擊能夠讓這片土地的居民們,在安全防護及土地利用上有更完善的規劃及考量,並用更長遠的角度,確保這美麗的山城得以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