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I see go(愛四股)-四股鳥日子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236期/ 發布日期:106/07/21

在那些被海水倒灌淹沒的土地,漸漸地在地勢低窪處成為天然蓄水池,「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已搖身一變成為冬季候鳥的棲息天堂,形成動植物生態豐富的鰲鼓溼地,讓這片看似將亡的土地又再次自由自在地綻放出絢爛的生命,且看嘉義西北邊陲的四股社區如何在昔日是雨季中的水鄉澤國,而現在華麗轉身成為富麗的地陷環教農村。
 

鰲鼓溼地 四股社區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我們驅車來到嘉義西北邊陲的四股社區,恬靜的村落就位於鰲鼓溼地的入口,在這個鳥比人多的地方,沿著社區小道蜿蜒,感受濃郁的人情味及繽紛濕地生態,這一天滿懷期待地準備和當地的人及水鳥們來場翩翩起舞動人的午後約會。漫步洄瀾,這處昔日因鰲鼓農場開發而形成的移民村,受僱的工人陸續搬進社區,逐漸形成一個小小的漁村,安安靜靜地躲在海濱,近年來因人口一直外流,因此社區開始有了轉變,懷抱願景、愛護鄉土,四股社區發展協會就此應運而生。「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若無閒事並非真的「無事」,是心不為發生之事所影響,無論外在如何變化,內在依然維持平靜無波的知足認份心境,而這段話就好像是當地的居民的心態寫照,蔡淑麗本著溫和敦厚的心,就算村落逐漸沒落,仍長期無私地奉獻社區,後來更與熱心鄉親共組社區發展協會並擔任秘書一職,當她看到我們的車子停在村子口的木麻黃樹下時,淑麗姊親切揮手致意,我們身邊高聳的木麻黃也像熱情的居民一樣歡欣鼓舞地隨風搖曳,淑麗姊指著木麻黃樹說:「以前靠海吃飯的居民們,出海前會以木麻黃樹梢擺動的角度來判斷風速與風力,若樹梢擺動的角度過於傾斜的話代表氣象不佳不適合出海,所以在地居民們就把木麻黃稱為『氣象樹』」。

超抽地下水的代價

四股社區位於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的西北方,主要地形是平原,四周有防風林,水域區則是鳥類棲息地。50年代時台糖公司在此處填海造陸,形成海埔新生地,從事甘蔗種植、農、漁、牧業等工作,但因過度開發及長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再加上這裡天然條件不佳開始發生地層下陷,引發海水倒灌、入侵淹沒了土地,且土地由於鹽化而無法進行農業用途,土地逐漸恢復自然的情況下,加上候鳥可食用的動植物增加,逐漸使鰲鼓溼地成為鳥類的棲息地。隨著產業的外移與沒落,目前的住戶只剩70多戶,而老年人口(65歲以上)就佔了1/3,當地居民幽默地笑說:「我們這裡是鳥比人多的『庄腳』地方啦。」淑麗姊是少數願意留在故鄉發展的青壯年四股居民,以前是以海水養殖法養殖文蛤的業者,她驕傲地說:「我之前養殖文蛤不抽取地下水,而是引用純海水,水中的鹽度就靠農田水圳中的淡水來調整掌控,這項技術是靠長輩豐富經驗傳承,才能養出肉質富有彈性的文蛤。」現在的四股地區,因為製糖業不再興盛,養殖業沒落,青年人口便紛紛離開四股地區到外地求發展,淑麗姊帶著惋惜的語氣說:「從小到大看著村莊的樣貌沒有大規模的變化,但逐漸改變的就是村子裡的青年都離開了,土地也因為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入侵而鹽化,變得不適合種植作物,主要經濟產業-養殖漁業也因人口老化而凋零了…」一點一滴地透露著社區改造前的蕭條。
 

迎風而起 逆風高飛

而那些被海水倒灌淹沒的土地,漸漸地在地勢低窪處成為天然蓄水池,「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搖身一變成為冬季候鳥的棲息天堂,形成動植物生態豐富的鰲鼓溼地,讓這片看似將亡的土地又再次自由自在地綻放絢爛的生命。淑麗姊繼續說著:「想著是否可以為四股再找一條出路,也讓青年回流為社區注入一股新力量,後來鳥類天堂鰲鼓溼地的形成,漸漸吸引外來遊客途經這個小社區,便開始與居民討論,如何讓四股社區成為遊客們進入或離開鰲鼓溼地的一個佇足點呢?」這樣一個想改變的想法,逐漸讓自己及在地願意幫忙的居民成為社區改造的種子,大家著手進行推動社區再造工作,也不斷地請益環境美學專家,這個恬靜的社區因此開始熱鬧起來,社區內簡單的美化裝置藝術,雖然並未讓村落改頭換面,但是每一處布置,都是居民合作完成的作品,讓老人休息、孩童玩耍的空間,也讓途經的旅客們開始留意到這處小而溫暖的社區。

妝點富麗地陷教育農村

民國99年8月4日行政院公布施行「農村再生條例」,以提升農村人口質量、創造農村就業機會、提高農村居民所得、改善農村整體環境為四大目標,促進農村永續發展與活化,有了這個契機,四股社區居民開始積極爭取農村再生計畫的經費,希望給這個逐漸轉型的社區配置一個強力的援手,淑麗姊帶著靦腆笑容說:「一開始只是希望保持社區的整潔,讓路過的遊客能在社區多停留一會。」而現今社區內更多了舞獅隊、合唱團,同時也發展出社區導覽團隊,近年跟管理鰲鼓溼地的林務局合作,培養出能夠帶領溼地生態導覽的志工,藉由居民的齊心努力及特有的創意,妝點了社區土角厝的牆壁及社區入口意象,讓路過的民眾都會因社區的可愛裝置藝術而停留,現在四股社區也成為水土保持局「農村產業跨域計畫及農村區域亮點計畫」中的深度體驗農村亮點社區之一,藉由整合不同農村的生態、生活、文化及產業等資源,發展出軸線型或區域性的亮點。社區流傳著這一段話「看見鳥世界,聽到鳥聲音,過著鳥生活,住在鳥地方。」淑麗姊說居民將鰲鼓溼地當作未來社區發展的最大優勢,她不好意思地說:「如果是我帶領導覽的話,都會強迫推銷四股社區,希望大家在了解鰲鼓溼地豐富生態前,可以先知道在地社區的人文歷史文化,同時社區導覽課程中也會加入地層下陷宣導,直接帶著遊客走到村子裡的下陷房體驗,讓遊客從下陷房真切地感受到地層下陷的影響,呼籲大家一起來愛護這個環境。」



當陽光從雲端灑下,天邊的鳥兒展翅斜飛,走在社區裡慢思細想,四股社區的地層下陷雖然意外地發展出美麗的鰲鼓濕地,但海水入侵土壤鹽化及當地居民生存空間縮小是不爭的事實,沿路映入眼簾的是許多沒入土地中低矮的房子,或是為防範淹水而不斷加高的地基,一直提醒著我們這不是恩賜而是一個美麗的警示,淑麗姊默默地說:「地層下陷對於居民而言,大概只有颱洪淹水的時候才會比較有感。」民國94年612水災時,為嘉義地區帶來大豪雨,四股社區本身就處於低漥地區更因長期地層下陷導致路面高程接近海平面,更因欠缺完善的排水系統,且村莊周邊並無明顯的集水區邊界可阻擋外水,致使當地長達兩個禮拜浸泡在水裡,水利署與東石鄉公所勘測協商,同時廣納地方居民意見,規劃了六腳鰲鼓排水系統,設置鰲鼓抽水站、四股抽水站滯洪池、村落排水改善及增加圍堤高度,有效防止外水入侵漫淹,內水部份則設置滯洪池搭配抽水站綜合治水措施,有效改善村落積水,至今當地均未發生淹水的情況,改善成效顯著。沒有了水患,成就現今社區的富麗發展。

  • 本文圖片來源:逢甲大學水利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