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曾文溪流域水文化探採小旅行水利規劃試驗所

  發刊期數:第0324期/ 發布日期:108/03/29

曾文溪是臺灣南部地區重要河川之一,不管是民生、農業、工業、甚至科技業等各種產業,都高度依賴曾文溪提供的水資源。從清代時期埤塘圳路的開闢、日治時期大型公共埤圳的開鑿,以至現代水庫的建設等,先民利用曾文溪流域水資源過程留下許多寶貴經驗與智慧,值得我們去發掘,融合萃取出豐富且具科學、文化內涵的水利技術與知識價值,作為水利事業實務參考。

青暝蛇與民俗信仰

文獻紀錄曾文溪河道在1823、1871、1904及1911年發生過4次大改道,從將軍溪至鹿耳門溪都是曾文溪河道擺盪的範圍,先民將曾文溪戲稱為「青暝蛇」。面對這條飄忽不定的「青暝蛇」,總是懷抱著敬畏心,透過祭祀、祭典,崇拜天地四方鬼神,祈求生命財產安全,發展出民俗信仰例如:檨仔林「八卦植林」、十二佃「神榕」、「西港刈香」等。直到今日,曾文溪流域下游仍持續拜溪墘祭典(東溪洲祭溪、中港仔拜溪王、溪埔寮拜溪神、公親寮拜溪墘) ,以及溪南寮居民「扛厝走溪流」,皆反映先民面對洪災的信仰與調適。

  • 公親寮鎮水劍獅
  • 溪南寮扛厝走溪流活動

三年輪作制與跨區水資源調度

日治時期治臺經濟策略以「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為主軸,當時嘉南平原的農業型態受到氣候、水文條件影響,多數仍是「看天田」,1917年開始籌畫興建嘉南大圳,工程從1920年起工興建,歷時10年至1930年完工,為當時臺灣及亞洲最受注目的水利設施,嘉南大圳工程在官田溪上游,設置水庫(即烏山頭水庫)。

嘉南大圳設計者八田與一技師,就曾文溪流域當時的水環境無法讓全灌區都能供水無虞,因此透過兩個手段來最大化灌溉效益。在耕作方式上實行「三年輪作制」(或稱三年一作制),即以三年一次輪灌種植水稻,三年中的其他時期則間種旱季作物,如此平均分配水資源。另外,在水資源取得方面則興建了濁幹線從濁水溪取得水源灌溉北港溪以北區域,另外又建造北港溪倒虹吸工使濁幹線與嘉南大圳北幹線互相連接,假使濁水溪發生水資源不足而烏山頭水庫有餘裕時,則由北幹線補給與濁幹線系統北港地方一部分;相對地,若濁水溪系統水量豐富時,則能利用此暗渠供給北幹線系統之嘉義地方灌溉區。

霞堤-河道滯洪觀念的導入

曾文溪4次大規模改道紀錄,在日治時期短短10年內就發生兩次,因此從1931年開始進行曾文溪治水工事,1938年完工後設立曾文溪整治紀念碑,以紀念治水工事過程篳路藍縷,至此以後,曾文溪不再改道。

  • 曾文溪治水工事竣功記念碑
  • 霞堤的運作模式

日人高橋辰次郎在臺灣河川調查過程中,他發現臺灣河川多數都是「暴流」特性,認為要徹底防範河水的洪氾有極高的難度,因此他認為透過「霞堤」(斜切而不連續的堤防)的形式,來做河道內的滯洪工作。總督府在後來的曾文溪治理期間,導入了霞堤的概念。以「游水區」(滯洪區)將洪水、土停滯在這個空間,減緩洪水下游地區的衝擊;當洪水退去時,土會沉澱,長期下來可成為河川浮覆地。根據史料紀錄,日治時期治理曾文溪期間,即有留下兩處滯洪池,一處是大內滯洪池(臺南市山上區),另一處為善化滯洪池(臺南市善化區)。

從上述水資源開發與河道治理歷史,我們看到水利工程師的智慧結晶。這些因應區域環境特性而發展出來的水利經驗與水文化資產,都值得我們深入去探查、珍視,並思考如何延續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