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大圳系統1920年開工包含濁幹線及烏山頭水庫南、北幹線,過去可透過北港溪倒虹吸工,將濁幹線與北幹線予以串接,以利濁水溪與曾文溪水源於枯旱時期相互調度備援。其中,北港溪倒虹吸工可相互流通北港支線(雲林)及東石支線(嘉義)灌區用水,過去曾北水南引28次、南水北調9次,最大可引水量為 4.363 秒立方公尺,惟自臺灣地區水利會(現農田水利署)重新調整區域後即未再有營運。
1991年春末,嘉南地區嚴重乾旱,適逢二期稻作末期,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的蓄水量有限,不足以供給灌溉嘉南地區,遭遇無水可灌溉的困境。當時李登輝總統巡視地方,下令指示修復北港溪倒虹吸工,北水南引紓解嘉義東石地區的缺水問題。由於倒虹吸工已十餘年未使用,管內淤積嚴重,加上河道下刷破損,嚴重影響水源輸送功能,修復後最大通水量減至1.66秒立方公尺 (計畫通水量為4秒立方公尺)。
2020年枯旱,北港溪倒虹吸工再次被提起,成為「西部供水廊道計畫」珍珠串計畫中要的一環,由農水署雲林管理處執行「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工程」。
鑒於北港溪河道刷深,倒虹吸工部分已沖毀,需重建才能通水,且濁水溪水源含沙量高致管內易淤積之缺點,本次修建設置沉沙池,減少輸水管道淤積,採用「渡槽」串聯濁幹線及北幹線,如同曾文溪渡槽橋上層行人下層通水之功能,結合國家綠道水圳綠道,兼具水資源調度及觀光遊憩功能。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嘉南大圳,1920年興工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8%89%E5%8D%97%E5%A4%A7%E5%9C%B3
2.《北水南引》,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民國82年。
3.「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工程計畫」(核定本),民國1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