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法國利用氣球吊掛焰劑進行人工增雨介紹水利防災組

  發刊期數:第0603期/ 發布日期:113/08/02

當枯旱來臨,總有水當用時方恨少之憾,除了進行節水、調水,找水也是重要工作,從地面下的地下水伏流水,從海洋淡化海水,從廢汙水中淨化可用備援水資源,另外就是從空中盡量汲取可用水源,人工增雨技術均有所進展,其中最常利用的增雨技術即為種雲(cloud seeding)技術,目前臺灣有使用地面焰劑、高空焰彈,以及無人機吊掛焰劑等技術。

為尋求更經濟、有效的方法上,法國某公司提供具效率的全新策略―以氦氣氣球吊掛220 克吸濕鹽(或23 克碘化銀),升空至合適高度(最高2,000 公尺)釋放,以達到人工增雨目的。

在合適氣象條件下,透過手動或遠端方式,於預先設置於定點的貨櫃艙(圖1)內啟動氣球充氣,充氣完成後自動開啟艙門並釋放氣球升空,在氣球升空過程中,微晶片同時量測氣壓、氣溫等參數,基於氣壓與高度之間具有一定之關聯性,當氣球升空至雲下適當高度(對應預設的氣壓值),即透過微晶片擊發吊掛於氣球下方的焰劑,透過焰劑的燃放(圖2),釋放出吸濕鹽或碘化銀,由於這些焰劑此時所在高度,已相當接近雲底,因此有相當大的機會,可被雲下的上升氣流夾帶進入雲內。若經過縝密的大氣環境調查,甚至可以在氣候上最有利於作業的區域,建置貨櫃艙網,實現多地點同步施作的目標(圖3)。更具機動性的作法,則是單人提箱策略。人員抵達最有利的操作地點後,自氣球充氣到升空,均由手動操作(圖4),待氣球升空至雲下時,再透過微晶片啟動焰劑擊發。

目前該公司所提供的標準策略,從充氣開始到催化劑的入雲,整個過程可以在10分鐘內就達成,搭配以下幾項功能的設計,包括最多可於貨櫃中預先安裝 6 個氣球,可以手動或透過網路遠端遙控啟動,可控制氣球充氣量,可監控氣球、焰劑及氦氣庫存量,並具備安全檢查功能等,足以使得種雲的效率大為提升。惟臺灣地狹人稠仍需細部評估其相關適用性,詳細內容可參考cloud-seeding-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