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資源物聯網 讓你我掌握水的脈動綜合企劃組

  發刊期數:第0424期/ 發布日期:110/02/26

臺灣正面臨嚴峻的水資源問題,水太多則成澇,水太少則致旱,水太髒則無所用,為能使自源頭到水龍頭的每一滴水,都能各有所適、各符所需,對「水」資訊的掌握是重中之重。所以水利署透過發展物聯網、資通訊技術及雲端平臺匯流整合各類水數據,掌握水的來源與去向,應用大數據及雲端運算分析,強化水資源運用效益、降低災害風險,同時厚植臺灣水利發展創新能量。

廣布感測器,掌握水情動態

每每遇到強降雨時,看到河川裡的滾滾洪流,擔心害怕堤防安不安全、會不會等一下就淹水了,怎麼辦?如果可以在水來之前或水來的時候馬上知道,就可以有更多的應變時間多好!

水利署及各河川局在全臺的中央管河川水系,包括淡水河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頭前溪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卑南溪花蓮溪秀姑巒溪共13條河川水系,布設水災防汛、河道沖刷監測、水利建造物監控、堤防護岸安全監測、河川遠端安全監控等1,160站的感測器以及智慧河川管理系統。感測器就像是眼線一樣,可以隨時監控水情動態,例如在河床設置「沖刷粒子感測器」可提供堤岸前沖刷預警,設置「水閘門外水位感測」可掌握水閘門啟閉狀態,於城鎮路面裝設「淹水感測器」可掌握淹水深度......等等,而智慧河川管理系統就像是大腦,透過感測器的即時監控及透過網路回傳數據,利用智慧河川管理系統結合如「移動式抽水機調度」與「智慧防災備料調度」等決策輔助分析,可以縮減防汛人員的資料蒐集分析及決策判斷時間,強化防汛應變。除此之外,整合降雨資訊、颱風路徑預報等氣象資訊,介接的即時淹水深度、下水道水位、交通影像及災害通報等情資,可以預測水情,即時布達警訊,強化防汛應變

  • 圖1 物聯網智慧防汛示意圖圖1 物聯網智慧防汛示意圖

珍貴水資源,掌握剛剛好

同樣的,也可以用在水資源調控與調度,水利署以桃園地區為示範區域,整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水利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台灣自來水公司、桃園市政府等感測資訊,並新設137處現地感測器監測站及1km2網格之虛擬氣象站(蒸發散土壤含水量)350處。利用多元水源智慧調控平臺,包含防洪運轉:颱洪期間掌握降雨預報集水區資訊,人工智慧推估未來72小時進水量,評估水庫水位變化,研擬放水策略;智慧調控:運用長期氣象預測資料,預報未來6個月水庫入流量,評估過去抗旱歷程及應變措施,超前部署,降低缺水風險。

  • 圖2 水資源智慧調度整體解決方案圖2 水資源智慧調度整體解決方案

水情資訊共享,創造無限可能

前面的感測器所收集的水情數據資料,已自動化收集於「水資源物聯網入口網」平臺上(網址:https://iot.wra.gov.tw/index.jsp),目前蒐整38個機關(構)資料,5,174個物理量。民眾可以在此平臺上瀏覽淹水感測器、河川水位站、水庫水情、供水情勢等資料外,也提供資料供應服務,採會員機制,提供API及資料線上服務申請,資料可擴大運用於生活、學術或私部門等,發揮加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