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石門水庫電廠防淤改善一期工程完工成效水源組

  發刊期數:第0084期/ 發布日期:103/08/22

石門水庫原建庫主要標的為灌溉防洪,近年桃園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供水標的演變為公共給水灌溉並重,水庫年運用次數高達4~5次始能滿足用水需求,然而桃園及板新地區生活與產業用水仍在持續成長,加上近年氣候變遷加劇,颱風豪雨降雨強度有增高與延時越長趨勢,造成集水區坡地崩塌、土沖刷,淤積造成水庫蓄水容量減少,對民生經濟衝擊甚大,石門水庫穩定供水的功能無可替代,為了達到水庫防洪安全、穩定供水與防淤延壽目標,石門水庫必須在防洪運轉同時維持穩定供水並適當進行防淤排操作,而如何確保庫容為現階段及未來重要課題。

早期水庫多未興建防淤設施,石門水庫為有效解決颱風期間取水及維持庫容,已進行一系列整治改善工作,其中,電廠防淤工程為重要工作之一,電廠改善分二期工程,第一期工程係將既有電廠將2號機組壓力鋼管改建為排專管(或稱排隧道),排水量由原68.6秒立方公尺提升至300秒立方公尺,可增加排功能,降低水庫淤積速率,延長水庫壽命。該工程民國98年12月23日開工,101年12月28日完工,102年2月5日完成有水運轉測試,為國內首座營運中進行防淤功能改善工程之水庫,並獲得工程會100年第11屆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特優肯定。

石門水庫過去未有專用排設施,颱風比僅約15~24%,排隧道啟用後,102年於蘇力、潭美颱風時之排比已提升至34%~37%,發揮降低庫區濁度、穩定供水與防淤延壽功效,兩次排合計約100萬立方公尺,若以機械清淤每立方公尺500元計算,排效益達5億元,相較排隧道工程投資金額7億元,顯示水力排砂之高經濟效益,亦可作為其他水庫提升排防淤功能之參考。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