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竹溪歷史漂流 走讀府城夢蝶園南湖陳亮君

  發刊期數:第0106期/ 發布日期:104/01/23

  南湖位於府城小南門城外,四百年古蹟法華寺前。充滿了許多臺南府城的文化與歷史傳奇,更跨越近五百年赤崁城水利設施的風華(現在已佚,府連路與大同路一帶)。竹溪上溯上游處,可銜接至荷蘭埤。荷蘭埤顧名思義就是荷據時期,荷蘭人的集水埤塘;當時荷蘭人記錄下,從文化中心一直到仁德糖廠(新奇美博物館)一帶,是個擁有數百個大小埤塘的濕地。從地理空間推演,荷蘭人顯然是沿著柴頭港溪(飄運木頭的港灣溪流),上溯源流來到此地,於是將上游的主要埤塘,開鑿成為大型人工蓄水設施。在清朝的戰爭史籍中,也有記載:統治府城初期,曾經在此一帶有長達數年的游擊戰。顯示水利設施,在屯兵與戰場經營的戰略地位,具有相當重要的決勝關鍵。                      
  清屬時期:臺南府城的重心逐漸向西北面移動,並且建築城垣,形成現在的府城格局。於是,統治府城的蔣姓知府,鑿引水道(現已改造成東二排)將荷蘭埤的水引來小南門城外與山仔尾(臺南大學本部校區)的湧泉水源(請參閱本電子報88期走讀福安坑溪)合併入夢蝶園前面,形成“南湖”半月型人工水利蓄水塘,供應護城屯兵與一般生活用水。清朝的端午龍舟賽事一直是在此舉辦。                       
  “法華夢蝶”列為府城十二勝景之一,向來不乏書生雅士在此吟詩,例如:
      嚮晨趨野寺,

      泉籟共幽清。

      法雨敲仙唄,

      疏煙濕磬聲。

      蟲吟物外想,

      蝶夢幻中生。

      頓覺無塵礙,

      道心處處明。

——康熙時貢生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康熙59年,1720年)

      竟成禪室新迦葉,

      無復名園舊主人。

      漫說當年迷蝶夢,

      而今誰是獨醒身?       

——巡臺御史六十七首詩,《重修臺灣府志》(乾隆11年,1746年)

  清屬時代中期:屯兵向東方退縮至歸仁一帶。主要前鋒部隊,仍舊留在竹溪(水溝社)的制高點(桂子山),也就是現在的水交社,舊地名是桶盤箋(地貌名稱是像澎湖桶盤嶼一樣的玄武岩地形),因為主力部隊屯積而稱呼“利宅”,臺語讀音與“荔宅”同音。寓意其鋒利的戰鬥實力;如同現代稱呼“精銳”部隊一般。由此處可以快速的透過竹溪水路直達南湖,固守小南門城。                              
  清晚期:城內開始有自來水管道的利用,南湖竟然被拿來倒放城內的肥水,郊區的農民,再用牛車來此周轉運走。要進城的牛車都是有牌照(課稅交捐 );所以,他們通常是只走到小南門城外,再挑擔子進城賣農作物,而挑擔也只能走到烏鷲嶺(現在的氣象測候所)城中心區是不准郊區農民挑貨進城的。因此,南湖就成為南來北往,不進城門的牛車集散與休息地,在他們口中卻是叫它“大學”(臺語)其實是在說
“大糞池"”,近年有些人還以為是在說臺南大學,其實老人口中的“大學邊”,指的是;那個讓府城數百年魂牽夢縈的“夢園南湖”邊……令人不勝唏噓。

竹溪歷史漂流 走讀府城夢蝶園南湖

    竹溪不再向南湖補充水源,沒入地下成為大排,加上日據時期,將荷蘭埤,埤塘當成仁德糖廠的蓄水設備,供應糖廠的主要用水埤塘。這個三朝軍事水利重要設施就此畫上休止符。                     
  而南湖荒廢不用,日本人以改善福安溪流,在功臣祠(現被南門教會佔據已蓋教堂)前形成的水塘,興建了自來水廠,以現代工業化的方式,供應城內用水;在市區出土的自來水管發現,其實清朝已經埋設 自來水管道,顯然清朝乃至日本人,都是用最新的水利工程在經營赤崁城。荒廢的南湖,漸漸因為城市擴張,城牆拆除,興建道路(省道舖設)而不復其原貌。                                                
  民國時期:荷蘭埤塘群,在六、七十年代臺南市府建造文化中心。並且全區規劃成為四期重劃區,水池大部分結合成為文化中心正面的本體景觀。下游的柴頭港溪遇雨泛濫,直到近來才稍減。濕地的儲洪功能可見一斑。                                                    
  時逢工業革命(1914年)滿百年,值得我們省思,百年前的先輩,是多麼精心在為這個城市貢獻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