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80年11月6日-貝蒂(BETTY)不要再來及11月其他的颱風豪雨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168期/ 發布日期:105/04/01

  1980年11月生成於加羅林群島中部海面的貝蒂颱風很受關注,因「貝蒂」雖然是溫柔女性的名字,但依照過去的歷史,貝蒂可說非常潑辣、兇悍。貝蒂第一次侵台是1961年5月26日,造成台東嚴重災情,並在蘭嶼創下10分鐘平均風速高達每秒74.7公尺的觀測紀錄;第二次發生在1964年7月4日,因只有海上警報,又恰逢美國國慶,可能是過去颱風由美軍命名而比較客氣,未造成災害;第三次是1969年8月8日,貝蒂肆虐桃園、新竹地區;第四次是1972年8月17日,造成惡名昭彰的817水災;第五次是1975年9月22日,也造成全台嚴重災損(參閱9月颱)。


  事實上,貝蒂是侵台颱風中同名最多次的颱風,若臺灣可以參加颱風命名,早就該把她除名了。還好,貝蒂颱風可能聽到她不受臺灣人民歡迎的聲音,雖然11月6日氣象局發布陸上警報,但颱風從呂宋島南南東方登陸,而由呂宋島北北西方出海,抵恆春東南方海面時轉向東北逐漸遠離,沒有造成災損。

1961 1964 1969 1975 1980
貝蒂颱風路徑圖(1961~1980)
  而即使是枯水期11月,歷年來颱風豪雨造成較嚴重災損的紀錄仍有:

  1952年11月3日貝斯(BESS)颱風侵襲臺灣南部,造成台南、高雄地區死亡121人、失蹤32人,災情慘重。

  1959年11月18日-芙瑞達(FREDA)颱風侵襲臺灣東北部及北部,有8人死亡、3人失蹤。

  1967年11月18日-吉達(GILDA)颱風襲擊花蓮地區,造成3人死亡,災情慘重。

  2011年11月17日-豪雨侵襲臺灣東部,台東長濱雨量站24小時雨量386.5毫米,造成1人死亡及嚴重農損。

  俗話說:玫瑰即使不叫玫瑰,還是依然芬芳;而同樣名字的颱風雖然還是颱風,但結果卻有不同。

 


【補充說明】同名的颱風:依照氣象局網站,從1958年到2013年,「有發颱風警報」資料中統計,同名最多的是貝蒂,6次;5次的有黛納(DINAH,1987、1977、1967、1965、1962年)及溫妮(WINNIE,1997、1972、1969、1964、1958年);4次的有葛樂禮(GLORIA,1996、1974、1963、1960年)、艾美(AMY,1991、1977、1962、1959年)、黛特(DOT,1990、1982、1976、1964年)、莎拉(SARAH,1989、1986、1962、1959年)、蒂絲(TESS,1985、1982、1966、1958年)、裘恩(JUNE,1984、1981、1964、1961年)、芙瑞達(FREDA,1984、1977、1965、1959年)、艾妮絲(AGNES,1981、1971、1963、1960年)、范迪(WENDY,1978、1974、1968、1963年)、羅斯(ROSE,1978、1968、1965、1963年)、畢莉(BILLIE,1976、1973、1967、1959年)、芙勞西(FLOSSIE,1975、1969、1964、1961年)、艾爾西(ELSIE,1975、1969、1966、1961年)、娜拉(NORA,1973、1967、1962、1959年)等,同名2、3次者更多,不贅述。


  過去北半球僅用女性名字命名颱風(參閱2011年8月29日補充說明),同名字的機會較大,有時也造成同名的困擾,惟颱風命名也似乎有學問,西馬隆(CIMARON)在2001與2013年侵台都無重大災害,似乎是屬於「好名字」的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