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水圳文化-清代三大水利(之二)水利署水源組

  發刊期數:第0192期/ 發布日期:105/09/16

  瑠公圳位於台北,為清朝乾隆年間由墾戶郭錫瑠興建、用於灌溉台北市東側地區的水道,其興建稍晚於八堡圳

  由於臺北盆地內土地平坦且水源充沛,又有舟楫之便,早期已是先民開發之重要區域。乾隆元年(1736)郭錫瑠先生隨父兄定居在台北市松山中崙一帶,從事興雅庄的開墾工作。當時興雅庄附近的農田,都是仰賴柴頭埤(現在的信義計畫區靠山邊一帶)積蓄雨水灌溉,但是由於污泥的淤積,蓄水量逐年減少,水源漸漸不足以灌溉大部分的農田。

  郭錫瑠先生致力開墾土地、生產米糧。看著一大片的土地因缺水而無法種植不勝感傷,為解決台北盆地的灌溉問題,決心尋找新的水源。劉先生勘查當地尋找水源,看到雖然該地區河流水源充沛,可是水面與地面間落差太大無法直接取用,且河運船隻來往頻繁、河面寬廣,也無法築提高水面,於是沿著新店溪溯溪而上,發現新店溪上游的青潭溪附近是河水匯集的地方,水源豐沛,河床高且河幅不大,非常適合築堤建埤。經過一番籌劃,於清乾隆27年(1762),水圳工程破土興建,沿新店溪畔開鑿,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直達台北市區。水圳開闢之初,工程迭遭原住民阻撓與攻擊,工程進行甚為困難,經過不斷的爭鬥與溝通,工程到乾隆34年始正式完工。回顧這個水源開發工程經郭家父子兩代的努力,歷時近30年,受益農田面積廣達1,200餘甲。

  圳渠全部完成之後,分為2條,其中自新店溪上游入口處轉支流青潭溪,流至大坪林的部分被稱為「大坪林圳」,又稱為「上埤大圳」,另一條則由碧潭入口經景美至台北的部分稱為「下埤大圳」;農田因獲充沛水源灌溉,產量大增,受惠者不計其數,人們為了感念郭錫瑠父子建圳造福鄉民的功德,而將下埤大圳稱為「瑠公圳」。

圖2 瑠公圳水門抽水站  瑠公圳是台北早年主要灌溉系統,為台北地區現代化發展奠基,隨著時代進步,都市的發展造成大幅的環境變遷,台北地區農地多已變成市區建築,灌溉面積越來越小,許多溝渠已隱身馬路下(塯公圳的主幹線就是今天的新生南北路),或與大樓的排水系統結合,更多的溝渠則幾乎填平(瑠公國小就是原圳路填平所建),只在台北市區、新北市新店區內仍殘留幾小段水道;民國73年,瑠公圳正式宣布停止灌溉,其功能也由農業渠圳變成都市排水

  溫州街瑠公圳支流遺址是塯公圳在臺北市內碩果僅存未加蓋的段落,經過整理後,花草沿岸及楊柳垂落水面的景觀真是美麗。目前位於台北捷運新店線終點站旁、新店溪畔的瑠公圳水門抽水站及圳頭「萬古流芳碑」,記載著瑠公事蹟與建圳始末,瑠公圳雖已功成身退,瑠公功德仍予人無限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