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港溪畔話古今第二河川局

  發刊期數:第0197期/ 發布日期:105/10/21

  中港溪發源於雪山山脈的鹿場大山,流至鹿場台地西方,會合源自加里山的風美溪後稱為上港溪(又稱大東河),與源自八卦力山的蓬萊溪(又稱南河)在南庄一帶會合,二溪會流後稱為南庄溪,流至三灣後,再與發源於鵝公髻山的峨眉溪會流,始稱為中港溪中港溪流經苗栗縣南庄、三灣、新竹縣北埔、峨眉及苗栗縣頭份、竹南、造橋等七個鄉鎮後,於竹南鎮南端流入台灣海峽。

  中港溪流域中、上游多屬丘陵或山地,發生水患之受災程度,與下游平原及海岸相比相對較輕,為此,自清朝以至日治時期對此流域之治理顯然不及海岸防護,河川防洪工程相對之下被忽略,直至政府將河川劃分層級管理,陸續於此全面規劃施設堤防護岸

  因中港溪上游溪水切割谷地,處處可見石壁深潭,其中,在南庄鄉大屋坑中港溪畔的岩壁下,有座「石爺廟」座落於巨石下,顯得低調不起眼,其下供奉著抗日名將楊再雲。相傳「石爺」楊再雲是光緒乙未割臺之役的新楚軍統領,他指揮尖筆山抗日戰役寡不敵眾,力戰身死,居民為緬懷他而設石碑紀念,民國22年被日人發現拆除,當時的地方人士感念其功,偷偷將石碑遷到現今隱密的巨石下。物換星移,巨石依舊穩若泰山,待在巨石岩洞向外眺望,可見中港溪河道蜿蜒曲折,一片亂石淺灘的原始景觀,加上耳畔蟲鳴鳥叫,水聲轟轟,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