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近代臺灣蔗糖產業之推手-白冷圳彰化師大 李宗信

  發刊期數:第0232期/ 發布日期:106/06/23

日本治臺之初,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口號下,對於殖民地臺灣有助於帶動相關工業如酒精、糖蜜及製糖機械工業發展的糖業經營甚為重視,除改進製糖技術外,也致力於改良甘蔗品種和栽培方法。一般而言,臺灣傳統的甘蔗栽植以竹蔗為主,日治以後,日人有鑑於竹蔗產量低、品質不佳且易染病蟲害,乃於1896年自夏威夷引進玫瑰竹蔗(Rose Bamboo)及拉海納蔗(Lahaina)等品種。然經1911年及1912年的連續暴風雨後,卻發現該品種的抗風能力較弱,加上紅腐病與萎縮病等病蟲害的感染和蔓延,也使總督府警覺到栽培單一甘蔗品種的高風險性,轉而開始思考引進、育成較耐風雨且能適應臺灣氣候、環境的品種。事實上,臺灣的蔗作傳統以來多屬旱作,並不需要興築水利設施引水灌溉。然隨著日治時代以來改善甘蔗農業以及進口新品種植栽的需求,開始改變傳統的農法,除著手在大南設置蔗苗養成所(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前身)外,也開始思考如何將過去的旱田轉變為栽種甘蔗、水稻、綠肥的三年輪作田,隨即規劃相關水利設施。1927年,台灣總督府同意以預算總額145萬圓,委託內務局於1928年12月開工興築,1932年5月主要導水路完成,工程費共104萬圓。(約折合今39億日圓)同年10月14日舉行通水儀式,並由殖產局長殖田俊吉宣布命名為白冷圳,屬官設官營埤圳。

  • 圖1 白冷圳今貌(抽藤坑第二號倒虹吸管)
    資料來源:李宗信拍攝。

白冷圳的整體工程,主要由臺灣總督府內務局直營,並委託與八田與一技師同樣出身於日本石川縣金澤(17世紀以來即以「辰巳用水」倒虹吸(inverted siphon)水利工程而著名)的磯田謙雄技師負責設計監造。至於工人則絕大部分招募自新社當地居民及蔗苗養成所的移民和農民,屬奉公性質的「出公工」。就圳體的結構與工法而言,據磯田技師於白冷圳啟用典禮中的工程報告內容可知,白冷圳的取水口位於大甲溪上游左岸的白冷,並以第二苗圃的南端為終點,計畫水量為每秒60立方尺,並為確保水源充沛,隧道、虹吸工及渡槽等構造物均可輸送90立方尺以上的水量,進水口至第二號隧道間為本島罕見之硬質石英岩層,挖鑿開通後往西,依序為岩與軟岩層,第六與第七號隧道間以明渠做為區隔,第七號隧道與第六號明渠以後的地層則驟變為礫石混雜之黏土層。至於第一號隧道至第五號隧道間,礙於丘陵地勢高低起伏,故利用明渠與虹吸工迂迴曲折連接,各明渠則以暗渠、渡槽及隧道等構造物相連接,並設置溢洪道排水閘以防洪水。直至日治時代結束,白冷圳主要是提供蔗苗養成所之農場土地灌溉所需,並未提供周邊民有地的農田使用,居民僅能在輪灌方式下獲得有限的灌溉用水。

1956年,政府根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實施「陽明山計畫」,欲擴建日治時代的公館機場,同時將機場擴建範圍內包括清水、沙鹿、神岡、大雅等鄉鎮的近千戶居民疏散、遷徙至南投縣埔里鎮、臺中縣石岡鄉及新社鄉等地,並由種苗繁殖場提撥出365.7525公頃的土地,交由臺中縣政府分配給移民租用。同時,白冷圳已由臺灣省農林廳接管,並成立白冷圳管理小組,負責設計水圳保養、管理工程,及制訂分水與灌溉辦法。1958年,白冷圳灌溉設施移交給豐榮水利會負責管理。1976年1月,白冷圳的經營權再度轉移至水利局,隨著農場土地的分撥與經營目標的轉型,開始提供灌溉用水供水圳周邊民有耕地使用,成為新社地區居民發展農業的重要生命線。另一方面,臺中農田水利會為了改善圳體老舊漏水等問題,乃從1986年到1996年間,陸續提出修復計畫。然而修復工作尚未展開, 1999年9月21日卻發生芮氏7.3級的集集大地震,造成白冷圳圳體嚴重受創。災後,雖有賴臺中農田水利會的全力搶修而勉強通水應急,卻已嚴重影響地區居民生計。有鑑於此,社區居民因此重大議題而凝聚了危機意識,激發並結合社區熱心人士的力量,共同推動「白冷圳復活運動」,成立臺中縣新社鄉白冷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組織的形成更加強凝聚重建白冷圳的堅定共識,並獲得行政院921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經費支持,委託臺中農田水利會辦理重建工程事宜。重建過程中,除結合社區的聚落文化、景觀、產業、自然生態等資源特色外,也依循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方式,促進社區居民自動自發、自立自主的關懷故鄉的新觀念。綜觀白冷圳自1932年竣工、通水並沿用至今,該圳不僅成為新社地區重要的水利設施,也是全國極少見之大型山中水利系統,就其歷史意義而言,更具有促進臺灣近代蔗糖業甚至工業化發展的重要貢獻。

  • 圖1 白冷圳之明渠與暗渠
    圖片來源:李宗信繪製
    說 明:紅色線段為明渠,灰色線段為暗渠。
資料來源

1、 溫振華,《白冷圳文化景觀基礎調查暨保存維護計畫結案報告書》(2013)。
2、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臺中農田水利會白冷圳改善計畫之檢討》(1996)。
3、吳長錕總編輯,《戀戀白冷圳:新社鄉文化生態巡禮》(2002)。
4、直峰生,〈白冷圳通水式〉,《臺灣の水利》2卷6期(1932.11)。

李宗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所長&副教授 / 專長:臺灣區域史、歷史GIS、臺灣水利史 / 著有瑠公大圳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