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地下水保育與自然無毒養殖 翻滾出新價值-乘著海風去台17線探索-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229期/ 發布日期:106/06/02

漁塭、鹽田及水鳥是布袋這塊土地的重要印記,承載了百年歲月更迭的「漁鹽之鄉」-布袋鎮,且看產業隨著自然環境變遷,從早期只追求產量及利潤的思維,到引進養殖技術的新觀點,找到與土地共生、資源再利用及民生發展的新契機。
 

布袋小鎮 滄海桑田

四月乍暖還寒的春末,我們隨著穀雨過後的綿綿細雨來到布袋鎮,布袋鎮是嘉義縣惟二的兩個靠海鄉鎮,四百年前這裡是淺海區,沖刷淤積形成一片海埔新生地,在日治時期以前,布袋地區的鹽田近百甲,加上這裡漁獲豐富,又位處兩岸航線,許多漁民在這裡從事漁撈工作,清朝時期曾是南部最大港口之一,光復初期成為以商運為主的港澳,車水馬龍、歌舞昇平,有著「小上海」的榮景。現今布袋地區因土壤鹽分高,加上沿海地區風大、淡水資源缺乏等地理條件因素,不利於開闢成農耕地,除鹽業外,開闢漁塭成為布袋地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因此,養殖漁業成為當地的主要經濟產業,布袋地區超過40%、將近2,600公頃的土地被開闢成漁塭,其中以養殖虱目魚為最大宗。

初來乍到的魚蝦媳婦

陣陣海風吹拂,沿著台17線一路西行,沿途從都市繁華轉變成低矮錯落的漁村樸實風光,空氣中淡入鼻腔的鹹味,提醒我們今日走訪的目的地即將抵達,半世紀以來臺灣農漁村普遍面臨人口老化、人口外移的問題與困境,悄然而至的地層下陷危機是大自然反撲留下的新印記,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優勢的情況下,有位來自嘉義市區的7年級陳逸儒先生,到了布袋落地生根,年輕人黝黑的臉龐掛著憨厚的笑容,對養殖的熱情及布袋的愛護彷彿就是在地青年一樣,三年前逸儒在大學研究所進行魚菜共生無毒養殖法的研究,意外地與養殖漁業結緣,畢業後放棄了大學裡吹著冷氣坐在辦公室的研究工作,來到布袋小鎮做著風吹日曬卻快樂知足的虱目魚養殖行業,陳逸儒傻笑卻堅毅地說:「我以一個外來媳婦嫁到布袋、嫁給魚蝦,戰戰兢兢的心態看待漁塭養殖,所以我稱自己為『魚蝦媳婦』。」

友善環境 收穫滿行囊

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的成因除了不當的土地利用外,主要是因為地下水資源的使用無法有效管制所導致,「布袋地區水源不足,導致長久以來漁民皆採取淡水(抽取地下水)進行養殖,加上淡水養殖水產生長速度快,且因水質鹽度變化低,魚蝦死傷的風險相對較低,而地層下陷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感受到的災害,在生計及環境保育的權衡之下,大部分多以生計為優先考量,私自開鑿方便取用的地下水來進行養殖工作。」陳逸儒講出在地漁民使用地下水的主因,愈發顯得政府落實地下水水井納管的重要性。

近年來因自然生態養殖法盛行及地層下陷防治觀念的倡導,如何減少抽取地下水,不使用藥物,同時養出健康無毒的好魚,是大部分養殖漁業業者開始思考的課題,這個效應已在年輕的陳逸儒身上逐漸實踐,因研究所時期參與自然無毒養殖法的經驗,他堅持使用不投藥的自然古法生態養殖法,捨棄取用方便的地下水,直接引用接近海邊水圳半淡鹹水的水來養殖,水體鹽度保持在1%~1.5%,並利用草根性較強的虱目魚與白蝦、螃蟹混養,降低漁塭內的養殖密度,創造多樣化的生態鏈,他說「雖花費了許多額外的成本,但在營造具有自然生態的漁塭及地下水保育盡一份心力上,卻是收穫滿行囊」。採訪這天,魚蝦媳婦逸儒邊搬著當天早上剛撈起的魚貨邊說:「希望能從自己開始行動,一點一滴地友善愛護這片土地,提供食用安心的好魚,獲得豐厚的佳績,進而影響更多人一同來努力,才能夠長久地保存這片土地與資源。」

產業轉型 風華再現

布袋地區過去因「貿易運輸」、「鹽業」及「養殖漁業」的盛行,有著一段輝煌的黃金時代,隨著經濟產業的轉變、傳統產業的式微、年輕人口的外流,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及生態保育觀念的推廣,如何有效減緩地層下陷災害,活化地方傳統產業,創造新的農漁村經濟價值,也需要一段轉型適應期,包括提倡引用海水或水圳進行養殖的自然生態養殖法,配合在地農村再生,提倡生態旅遊,或是將廢棄不適用農耕的廢田轉型為養水種電用地等等,除了保障在地民眾的生計,也可守護下陷的土地不再下陷,透過政府與在地民眾齊心努力,一同打造無陷的土地。
 


 

看內文留感言 經刊登贈行動電源 數量有限喔~

只要提供150字內的感言,經『愛現不要陷』粉絲團採用刊登即贈行動電源一台。
-愛現不要陷-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ubsidence/
(數量有限,敬請把握時間,於電子報登刊後十日內(即日起至2017年6月12日止),寫下心得感言逕寄a610040@wr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