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珍惜瀕危河川生物第八河川局 魏任

  發刊期數:第0468期/ 發布日期:110/12/31

全世界有至少數百萬的人口需要依靠淡水魚作為食物,或者通過釣魚、捕撈淡水魚和淡水魚貿易和養殖作為收入來源,但是造成淡水魚種群和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不全然因為人為捕獲,更包括環境污染、極端氣候及水文狀況影響。

  • 巴氏銀鮈巴氏銀鮈(圖片來源:林務局)

巴氏銀鮈是臺灣特有的原生淡水魚,巴氏銀鮈是侷限分布在烏溪流域的淡水魚種,成魚體長約6公分,體側中線上方有黑色縱帶、帶銀青色光澤,2009年被列入一級保育類動物,僅存於臺中烏溪河段的中下游支流水渠與水塘中,由於棲息地受到河川汙染、外來種入侵及路工程等破壞,導致瀕臨滅絕。目前相關單位也達成初步共識,在烏溪流域進行工程前,應先確認巴氏銀鮈分布位置,配合辦理生態檢核或專家諮詢,採取減輕、迴避、補償等措施。

  • 鱟成對的「鱟」(圖片來源:楊明哲攝)

不只魚類有生存危機,有活化石之稱的「鱟」已存在地球4億年,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成對的鱟通常都會一起行動,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公鱟蹣跚而行,人們稱之為「夫妻魚」,過去是臺灣沙灘常見生物,近年卻因為數量急遽減少,在臺灣本島快要絕跡,僅金門和澎湖潮間帶偶爾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