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淺談二十四節氣水源經營組

  發刊期數:第0256期/ 發布日期:106/12/08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二十四節氣」,不管你相信或不相信,24節氣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早已緊緊相連,例如「春分秋分,瞑日對分」,到了春分,我們知道大地春回了,秋分,蕭瑟肅殺,要特別注意保暖保健;清明要去掃墓祭祖;還記得剛過不久,今(106)年11月7日起15天是立冬,LINE上大伙們頻頻向朋友們提醒:補身的大好時機來了。你有沒有來碗香甜可口的桂圓八寶粥?

  一般人會說(上一下google就可以知道)農曆是陰曆,因她是跟著太陰(月亮)的運行而訂的生活公約;不過,眼尖的人馬上可以看出破綻,因為,農民最常用的24節氣,卻怎麼也和月圓月缺搭配不上,於是有人(再google上再多看一點,你也可以看到)說農曆是陰曆,但24節氣是屬陽曆,儘管中華先賢的生活是跟著太陰(月亮)律動,但所用的「農民曆」卻不單純是太陰曆。大家對她的了解有幾何,且容小介一番。

  首先,24節氣你能一口氣說出幾個?這是朋友間閒聊時,常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且讓我們一起來「複習」一首七言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沒錯,這裡所講的六二一、八二三,就是現在我們所用的太陽曆,即今之國曆,可是,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且遠在春秋時代就已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加之後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已完全確立二十四節氣了。即在公元前104年,我們可以非常確定的是,那時沒有人看過陽曆,中華先賢已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制定於曆法中,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而今之國曆係民國初年政府決議採用的,二者相差1900年。所以作個小結,農民曆不等同於陰曆、也不等同於國曆,她是陰陽合曆,即月亮和太陽一家親的曆法。

  二十四節氣其實是一個統稱,當中包括12個中氣及12個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太陽從黃經零度,即春分點(圖1)開始為0點,分為24等分,每兩等分點相隔15度,當太陽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第二個節氣為「中氣」;上半年的節氣在6日,中氣在21日,下半年的節氣在8日,中氣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中氣和節氣相間地排列,統稱「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圖2)。
  • 圖2 二十四節氣圖(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每個節氣均含有氣候變化、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華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間認知體系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6年11月30日正式決議,將中華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又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享受先人智慧結晶的同時,豈不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