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大數據歸納河川水位型態,邁向自動化QA/QC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425期/ 發布日期:110/03/05

一般而言,河川水位之漲幅受到集水區(上、下游)降雨為最直接之影響,其他如非定期之河川取水、放流、疏濬工程和其他施工等狀況,皆會導致河川水位觀測成果出現不合理之震幅,而這些異常的漲幅即是河川局每月報檢核時須排除和釐清之狀況。如下圖案例中的曾文溪二溪大橋水位站,下游攔河堰於107年11月23日進行疏濬工程,導致水位有異常突降之情事,並非測站觀測特性或是合理的物理現象所導致之結果。

  • 二溪大橋異常水位歷線案例二溪大橋異常水位歷線案例

根據上述之推論,若可制定相關邏輯與準則,找出水位歷線之異常型態並予以分類,距離水位檢核自動化的目標即可前進一大步,為此,截至109年度在歷年數千份月報檢核資料中,歸納並彙整出河川局人員檢核時最常見之水位異常情形與合理之水位型態,並制定相關邏輯,如下表所示,未來也將逐步納入到QA/QC流程內,提升整體檢核效率和資料供應品質。

  • 常見水位型態與異常原因常見水位型態與異常原因

除此之外,5G通訊正如火如荼的發展中,未來也規劃於水位站周圍增設簡易攝像鏡頭,或介接既有防災中心CCTV資料,藉由串流回傳至系統中,並進行實地影像判釋,觀察是否有異物、河道無水、施工等情形,再主動結合鄰近雨量站資料預估合理之觀測水位,替代人工品管,以進入自動化審核之流程,讓水利署逐步達到無人化觀測、品管和資料供應之里程碑。

  • CCTV輔助水位觀測之示意畫面CCTV輔助水位觀測之示意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