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自然為基礎的防洪治水思維,水利署與歐盟專家交流合作水利規劃試驗所

  發刊期數:第0374期/ 發布日期:109/03/13

水利規劃試驗所辦理「連結歐盟NBS計畫及共同開發評估模式」計畫,於108年10月6日至10日間邀請尼德蘭國際水環境學院(IHE Delft) Zoran Vojinovic教授(歐盟RECONECT計畫主持人)、德國漢堡工業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Peter Froehle教授及瑞士聯邦水科學與技術研究所(Eawag) Joao Leitao博士等三位歐盟專家來臺交流,期間現場勘查國內多處NBS潛力場域,有臺南市三爺溪排水曾文溪排水、南投縣南港溪、嘉義縣掌潭村等,並初步評估在都市區可以多功能滯洪區、農田空地滯洪,在較自然環境之流域則建議採行增加行水空間等NBS方法進行減洪,此四個場域均具NBS應用的可能性。

  • 歐盟專家現勘掌潭村自動淹水感知器(裝設於照片中電線桿)歐盟專家現勘掌潭村自動淹水感知器(裝設於照片中電線桿)

歐盟執委會將「自然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闡述為「利用模擬、結合自然或者受自然啟發的永續方法,來改善各種環境、社會、以及經濟相關問題之行動」。歐盟近年積極推動以NBS應對各式災害問題,在歐盟Horizon 2020科研框架計畫下,有數個子計畫致力在規劃、評估或推廣NBS方法應對各課題。因歐盟之推動,NBS一詞在2015年後逐漸嶄露頭角。實際上,國內過去許多治水策略,例如採用低衝擊開發(LID)、滯洪池、還地於河等概念均與NBS理念相符。

三位歐盟專家亦參加108年10月9日水利署在臺北舉辦之「結合自然環境為基礎的防洪發展論壇-歐盟經驗」論壇,分享歐盟推動NBS的經驗,分別報告NBS於因應氣候變遷的多方面益處及德國易北河(Elbe River)、瑞士圖爾河(Thur River)等兩處NBS洪災防護應用案例;水利署賴建信署長於論壇中表示,NBS在水利防災的核心概念是同時關注「水」、「自然」和「人」三個面向,歐盟除了推動創新治水技術外,特別關注環境生態和在意民眾感受,這一點與水利署推動公民參與類似,瞭解民眾需求,讓民眾有感才是成功。

  • 賴署長建信與歐盟專家於論壇討論交流賴署長建信與歐盟專家於論壇討論交流

不論是在歐盟或國內對NBS的重視,均意味著水利界防洪治水思維已有重大轉變,由以往投資或興建灰色防洪建設,到近年來更加關注人與自然關聯的綠色建設,治水方式朝向結合不同尺度及多元(綠色與灰色)建設或措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