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資源物聯網計畫綜合企劃組

  發刊期數:第0378期/ 發布日期:109/04/10

臺灣正面臨嚴峻的水資源問題,水太多則成澇,水太少則致旱,水太髒則無所用,為能使自源頭到水龍頭的每一滴水,都能各有所適、各符所需,對「水」資訊的掌握是重中之重,緣此,政府正匯聚各方力量,透過發展物聯網、資通訊技術及雲端平臺匯流整合各類水數據,掌握水的來源與去向,應用大數據及雲端運算分析,強化水資源供運用效益、降低災害風險,同時厚植臺灣水利發展創新能量。

水資源物聯網計畫依其目的及特性,主要分為(1)水資源物聯網感測基礎雲端作業網絡、(2)多元水源智慧調控系統、(3)智慧河川管理計畫、(4)精進灌溉水管理推廣建置計畫、(5)污水下水道雲端管理雲及智慧管理系統等5子項計畫;第1~3項由水利署、第4項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5項由內政部營建署各司其職,進行推動,而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則彙整各項感測資料,以統一的資料格式,提供即時資料介接與歷史資料查詢服務。期待相關資料的匯流、公開與加值能帶進有別以往的管理方法、創新思維及商業模式,同時做為產業加值應用開發的基礎,讓民間創意能量得以發揮,產出能解決民眾問題之優質服務。

水資源物聯網計畫自106年推動迄今已展現成果,並實際於水源調度、防汛等決策應用,期望提供臺灣水資源問題不同的解答,並提升人民福祉,創造產業發展契機。

水情大數據庫 加值運用

水資源物聯網平臺已上線,依IaaS、PaaS及SaaS架構建置,運用資通訊及雲端技術,自動化收集全臺重要河川水庫等水位、水門、河床沖刷……等各類水情數據,同時開發維護管理、使用統計、資料品質、非監測資料ETL、使用者介面支援等API,提供自助式服務,開放予一般民眾瀏覽及各界申請使用,期望資料可擴大運用於生活、學術或私部門等,發揮加值效果。

  • 圖1-水資源物聯網平臺圖1-水資源物聯網平臺

智慧防汛 超前佈署

水利署推動智慧河川管理,利用物聯網概念,整合感測元件、通訊模組、雲端運算等不同面向的功能,於災中合理且快速提供即時資訊,增加防災應變時間。布建水災防汛、河道沖刷監測、水利建造物監控、堤防護岸安全監測、河川遠端安全監控等感測器,並於淡水河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頭前溪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卑南溪花蓮溪蘭陽溪等13條中央管河川導入智慧管理系統。而在全臺重點淹水區已建置937處淹水感測器,且在108年6月11日,員林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淹水感測器即時發現災情,水利署即時通報縣政府、市公所及彰化基督教醫院,並請市公所進行淹水區域道路封閉等管制措施。

水資源智慧調度 供需平衡

建構多元水源智慧調控管理系統,鏈結地面水源、地下水源、新興水源及相關監測資訊,達到聯合運用之目標。水利署優先提升感測技術,補足供需水端之資訊缺口,掌握農業用需水量地下水抽取量,完成水位/流量及地下水抽水量感測技術研發,並導入衛星影像解析資料,建構「虛擬氣象站」,搭配氣象局觀測站及HRLDAS模式,提供水供需平衡模式模擬需求。相關成果取得「水資源智慧感測聯網校正系統」之新型專利,為結合元件與方法之專利,可應用於不同時距、空間分布等資訊整合,做為水資源調控之參考資訊。

  • 圖3-水資源智慧調度整體解決方案圖3-水資源智慧調度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