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藝術的眼睛 勞工攝影家記錄西南部下陷土地的美麗與哀愁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377期/ 發布日期:109/04/03

「台灣水某?如果你也覺得台灣很美,那我們是否該做點什麼?」台灣勞工藝術家楊順發先生,耗費3年的時間,在雲、嘉、南沿海地區,穿著雨鞋、救生衣,在水中踽踽獨行,勇敢踏向前方未知的水路中,透過藝術看見與土地的關係,選擇以輕柔的視覺手法揭露地層下陷所造成的災難場景,藉由一張張看起來絕美卻引人省思照片,用自己的方式關懷及疼愛台灣。

  • 圖1 楊老師搭設鷹架,於海中拍攝(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圖1 楊老師搭設鷹架,於海中拍攝(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

一段5分鐘的紀錄影片震撼了我們,《臺灣水沒》一系列的照片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一張張唯美、色調輕柔的橢圓形攝影作品記錄下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的地層下陷現況,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陣西北雨後,「勞工藝術家」楊順發老師用憨實笑容迎接採訪團隊,用一個下午聆聽著老師娓娓道來《臺灣水沒》的故事。

陰錯陽差的因緣際會 開啟行腳地陷區

楊老師說他還是習慣用藝術創作角度來分享故事,他淡淡地說:「其實《臺灣水沒》系列是源自於《台南海島計畫》中的台南故事,原本想要拍攝台南海岸線風光,有一天剛好到台南北門五王橋附近踏察,看見一間沒於海中的三合院落,這景象讓我十分震撼,心想:怎有人這麼傻把房子蓋在堤防外,以至於漲潮時都被淹沒了呢?」,「海中的三合院」讓楊老師心中產生疑惑,於是開始查找原因,查閱了許多資料後才發現「海中的三合院」正是因為台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引發海水倒灌而導致的,於是老師展開了臺灣海岸線的行腳,他總在岸邊等待著時機,觀察著海水漲退,研究海中水路,穿著雨鞋、救身衣在水中踽踽獨行,拖著鋁梯、3公尺的攝影腳架,踏在未知前方路況的海路中,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拍攝作品,更花了兩年時間才說服一位漁民願意開著竹筏送他到海中間拍攝,但楊老師卻開心的說「雖然每一幅作品都得來不易,但是這些景像,我就是想去拍,像透過這些照片傳遞國土正面臨危機給大家」。

  • 圖2 《臺灣水沒—保國護土篇》(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圖2 《臺灣水沒—保國護土篇》(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

海上攝影師 用鏡頭來愛臺灣

沿著台17線一路向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景象隨處可見,每每拍出的照片也容易引起周遭朋友的共鳴,這些仿如災難現場的紀實照片,忠實地呈現地層下陷區的現況,「《臺灣水沒》第一層概念就是被水淹沒的房子,拍下這些寫實照片後,我開始反覆思考這樣的照片可以表達出我想要傳遞的信念嗎?」結果楊老師在一次探訪中看到村民在臺灣農村儲水的埤塘中,打造詩情畫意的山水造景,開啟了楊老師的創作風格,他將「水墨畫質感」融入作品中,選擇在陰天、不太晴朗的氣候狀況下前往拍攝,降低照片顏色飽和度,減少光線的強烈反差,以唯美的畫面卸下觀賞者的心防,讓大眾願意親近作品、欣賞作品,再從欣賞的角度進入思考的境界,這是《臺灣水沒》的第二層概念「同時我將照片形狀改變成橢圓形,構圖上縮小房子比例,放大海與天空的空間感。」透過海與天空空間的放大、留白,增加觀賞者的想像與思考空間。

  • 圖3 地層下陷的後遺症(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圖3 地層下陷的後遺症(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

毋甘臺灣 用作品呼籲愛鄉護土

楊順發老師在高雄美術館展出《臺灣水沒—保國護土篇》,以沒入水中的軍事設施,如:空軍靶場、碉堡等為拍攝主題「以軍人保家衛國的概念為出發點,藉此反思當我們面對的敵人變成海水、大自然時,這一場人與大自然的戰爭是否能夠再得勝?」《臺灣水沒》系列攝影作品正是希望引起大眾對於土地的關心,傳遞人與大自然應要共存共榮的概念「我在拍攝過程中的確有感受到政府單位的努力,像是地層下陷區的活化再利用、規劃滯洪池溼地園區等,保持土地自然的樣貌,也翻轉在地產業型態。」已經探訪了臺灣三分之二海岸線的楊老師,將繼續拍攝《臺灣水沒》系列作品,「目前有一系列沒入海中看不出原樣的建築設施作品,那些沒入海中的電線桿、竹子都是人們曾經活動的紀錄,希望透過照片與田野調查還原當地故事,透過這些攝影作品呈現出土地無聲地暗示、抗議,呼籲大眾對土地付出真正的關心。」

  • 圖4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圖4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照片來源-楊順發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