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乾旱雜談河川勘測隊

  發刊期數:第0437期/ 發布日期:110/05/28

古代社會以農為本,往往天災便會造成國家動蕩不安,而乾旱在歷史長河中,也掀起驚濤駭浪與波瀾。

旱災在古代是一個令統治者困擾的問題,在周禮上便有:「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意思是如果國家大旱,就會率領巫師祈雨,又《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篇》記載:「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髮,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足以見得,王朝對於旱災是多麼的重視。

除此之外,旱災又往往會伴隨著蝗災,蝗蟲趨水喜窪,由乾旱地方成群遷往低窪易澇地方。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說法,因此會造成大量飢荒,由此可知,旱災之於古代人民是影響如此深遠,另外,游牧民族之所以牧馬南下侵犯中原王朝的人民的生存空間,也與乾旱的氣候以致於水草稀少需要到更南方的地區尋找水源及牧草有關。

以下,列舉一些歷史上的旱災慘況,據史書記載,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發生大旱災。《漢書•王莽傳》載:王莽時,「連年久旱,亡有平歲,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饑民死者十七八。」東漢末年,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三輔大旱,自四月至於是月。……人相食啖,白骨委積」;漢獻帝建安二年(197年)「天旱歲荒,士民凍餒,江淮間相食殆盡」。在明末清初(1637—1646年)發生了持續近10年的旱災,也是目前歷史記載中持續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大、受災人口最多的旱災,於陝西北部開始,在湖南終結,遍及相當於現在近20個省市,波及中國一半以上人口,並引發民變最終導致王朝覆亡。最後是光緒年間發生丁戊奇荒,尤以光緒三年(1877年)四年(1878年)為重,「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無收,赤地千里,大饑,人相食。」又山西境內「無處不旱」,「河東兩熟之地,災者八十餘區,饑口入冊者不下四五百萬。」……曾國荃奏摺曰:「晉省報災州已有57處,饑民200餘萬,後來「赤地千有餘里,饑民至五六百萬之眾。」,足以見得,旱災對歷史王朝的影響甚鉅,如沒有有效的應變處理,對於百姓生計與經濟與社會的破壞極大。

而在歐洲則有降雨量低(乾旱)導致皇帝被暗殺的理論,有學者蒐集出古羅馬軍事叛亂和皇帝暗殺的數據。將這些數字套入一個公式中,發現「降水量越低意味着發生暗殺事件的可能性越大,因為它意味着食物的匱乏。」,從下圖可以看出,一世紀和三世紀降雨偏少,羅馬王朝統治的五百多年間,82位皇帝中約有20%在執政期間被暗殺,理論基礎在因為降雨稀少,使得依靠雨水灌溉當地農作物的軍隊因此挨餓,導致統治者暗殺與軍隊叛亂事件。

  •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https://cec.blog.caixin.com/archives/188175

另一方面也有科學家報告指出,耶路撒冷(Jerusalem)附近一處石窟內石筍上環狀沈積物的分析,顯示當時乾旱時期,正好是在羅馬與占庭帝國衰退期。因為旱災與當時的經濟主體農業息息相關,並且造成外族入侵和國內動盪,導致國家衰亡,除此之外,法國大革命也有是前幾年有大規模旱災造成動亂因此產生。

最後,也有學說指出,古代馬雅衰落原因之一也是因為乾旱。在理察森•吉爾(Richardson Gill)在其著作《馬雅大旱災》(The Great Maya Droughts)中收集並分析有關乾旱旱災的要件:歷史、水文、樹木年輪、火山、地質和考古研究資料,論證出乾旱旱災導致馬雅文明的衰敗。而乾旱衰敗也提供了具說服力的解釋,因為其他因素,如戰爭、內亂、貿易衰敗等,也可以由旱災所導致,因為氣候變化造成嚴重旱災,導致古典馬雅文明衰敗。另有氣候證據表明,猶加敦半島和貝登盆地曾在終端古典期遭遇長期的旱災。長期旱災致使地表水乾涸,缺乏植被覆蓋的稀薄熱帶土壤亦會發生侵蝕現象,繼而陷入衰落。

直至如今,乾旱旱災依舊困擾著我們,所幸水利署有諸多因應措施,如:再生水伏流水海水淡化等策略可以在乾旱時期應變與減少乾旱造成影響,但願今生無缺水之苦,無乾旱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