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蘭陽溪變遷調查 由古鑑今作治理

  發刊期數:第0056期/ 發布日期:103/02/07

  蘭陽溪屬於中央管河川,是宜蘭縣最主要的河川。主流全長73公里,發源於宜蘭縣台中市交界處的南湖北山。向西北流至米磨登附近,匯集馬當溪米磨登溪後,始稱蘭陽溪。包括支流在內的蘭陽溪,無疑是宜蘭的生命之河;而蘭陽溪主流本身,對於宜蘭也有特殊意義。傳統將宜蘭以蘭陽溪為界,區分為溪北、溪南二大區域,此種區分不僅如上述所指,地理上可資分別支流發源地,更具重要性的是在於其人文上的意義。

  水利署第一河川局利用以往的歷史圖籍,包括日據時代地圖、美軍地圖、經建版地圖收集到之影像資料,進行平面流路描繪及數化工作,經過套疊比較,分析蘭陽溪變遷特性,依據蒐集之各項基本資料,可歸納蘭陽溪以下之特點:

  蘭陽溪河口海岸線之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西元1898~1944)受束堤整治影響,使改變河口位置北移、北側海岸線大幅往外海推進。第二個時期(1945~1969)以河口三角源重新塑造及成長為主,鄰近海岸線則停止大幅度變化。第三個時期(1970~2011),河口三角洲河口擺盪而位置略有不同外,河口北側海岸線有往外海側推進之現象;而南側海岸線相對較為穩定。

相關圖片

  茲就蘭陽溪第一個時期(西元1898~1944)之變化詳述如下:

  1898年台灣堡圖(明治版)為日治時代當時殖民政府的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以台中公園內主三等三角點作為測量原點,進行全島土地丈量之成果。1898年時蘭陽溪尚未進行有規模之治理,僅有局部地區之小堤防洪設施,由圖可知蘭陽溪在未治理前屬荒溪亂流,主流於進入蘭陽平原後,受河道坡度快速減緩影響,流路分歧並於蘭陽平原上四處竄流。而在羅東溪匯流之後,河道坡度變化相對較小,因此在流路變化上相對較為穩定,當時之流路大致位於現今之治理之河道範圍內。此時間因人為擾動少,蘭陽溪之流路變化主要由大自然控制,其變化亦反應其原本之河性

  依據蘭陽溪之治理沿革,1928年台灣總督府通過蘭陽溪整治計畫預算,並於次年開始興工,範圍自破布烏至河口,內容以築堤為主,主要目標為整理網狀亂流,歸納於規則河槽中,以防止河溪土地浸淹崩潰及流失,並藉以獲得廣大之浮覆地,歷時7年後共計完成右岸破布烏、三星、紅柴林、槄腳廍、中溪洲、大洲與五結堤防,及左岸員山、壯圍堤防共計42公里。1940~1943年,因逢戰亂時期,再加上1941~1944 年連年風災、暴雨,使水利工程因天災人禍而損壞或疏於保養,以致三星、破布烏、紅柴林、槄腳廍等堤防沖毀;一直到戰後(1946年)才開始再分年修復。

  1944年二次大戰期間,美軍曾利用日本時代之台灣地圖,及相關航空偵查照片,進行台灣地區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繪製以供美軍作戰之用。由此時間之地圖資料,已有堤防設施之標示,而該時間之堤防設施則有左岸之員山及壯圍堤防;右岸則有五結、大洲及中溪洲堤防,而三星、破布烏及紅柴堤防則無標示,與前述之堤防沖毀之陳述正好相互呼應。

 (一)現今之宜蘭河蘭陽溪流路的其中之一,其上游在員山堤防堤頭處相接,宜蘭河上游蘭陽溪交接處,受員山堤防興建截斷影響形成獨立流域

 (二)此時間相關防洪設施陸續興建完工,下游出海口轉而偏北側入海。

 (三)羅東溪匯流口以下之河段,原流路偏左岸處轉而偏右岸(斷面10);而偏右岸則轉而左岸(斷面5)。

  至於第二、三時期將於爾後再作詳細介紹。經由收集歷史災害資料,可瞭解歷年來的流路變遷,包含深槽與高灘地之變遷,利用各河段之河床沖淤趨勢及水理分析成果,進行各易致災河段之致災機制及成因、治理對策評估及適用工法建議。在完成該計畫後,該局可利用歷年來的流路變遷及相關資料、各易致災河段治理對策評估及適用工法建議,以及現地狀況與保全對象等條件的考量下,做為蘭陽溪進行相關整治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