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題講座--讀懂孩子的心聽見幸福人事室

  發刊期數:第0407期/ 發布日期:109/10/30

水利署於109年9月8日邀請謝旻桂老師(米媽)於台中辦公區五樓第六會議室與大家分享家庭親子議題。

要瞭解親子關係的建立,就先瞭解依附理論吧。

  • 讀懂孩子的心聽見幸福讀懂孩子的心聽見幸福

依附理論認為嬰兒對與照顧者分離焦慮的狀態可分成以下三種依附型態:

1.安全型依附:當照顧者離開時,嬰兒呈現可接受的哭泣;但在照顧者回來之後,嬰兒快速的從其擁抱中得到安撫,然後繼續探索環境。

2.焦慮依附型:當照顧者離開時,嬰兒有強烈的分離焦慮;照顧者回來之後,嬰兒雖然想要擁抱,卻是對其拳打腳踢,甚至咬人。

3.逃避依附型:當照顧者離開時,嬰兒會四處張望尋找;但是等照顧者回來後,嬰兒卻對其擁抱沒什麼反應,甚至還會逃避。

根據研究指出,出生前三個月較常被擁抱的嬰兒,反而在一歲時較不黏人,更容易建立安全型依附關係。但如照顧者為了某些因素或目的而「刻意忽略或否決」嬰兒所發出的需求,進而讓嬰兒大腦無法得到滿足的回饋,久而久之,有的嬰兒就會對分離產生強烈的焦慮與不安全感,這就產生了不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依附關係。

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情感模式,有學者實證研究發現,孩子在18個月大時所呈現的依附關係,可以預測其18歲以後人際互動的社交行為與親密關係。所以,愛情關係也可以說是親子關係的延伸。

要營造一個幸福家庭,一定要先讓「愛」住進家裡,適時對家人表達「愛之語」。因著每個人有各自喜歡被愛的方式而有不同表達「愛」的方式:

1.身體的接觸:如擁抱、握手等。

2.肯定的言語:寫卡片、適時的讚賞等。

3.精心的時刻:營造精心時刻,一對一兩人彼此陪伴。

4.真心的禮物:對方喜歡的、需要的東西,就是好禮物。

5.服務的行動:真誠地為對方服務、做事情,如煮一餐飯、按摩、做家事、接送小孩等。

在家裡客廳,營造一個家人可以坐下來談心、分享彼此的角落,有時,事情往往不是你表面所看到的那樣簡單,藉由分享,可以瞭解背後的故事,家人之間可以有更多的包容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