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善用「提升國土防洪治水韌性之整合作業指引」,提升國土防洪治水韌性!河川海岸組 副工程司 李晟煒

  發刊期數:第0433期/ 發布日期:110/04/30

107年8月23日豪雨造成臺灣西南部嘉義、臺南、高雄及屏東沿海地區之淹水災情,水利署在災後積極籌備並於108月4月30日召開「韌性臺灣-全國治水會議」。於會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面對氣候變遷所導致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有三大面向,首先要強化國內環境保護工作,減緩氣候劇烈變化,減少極端降雨事件頻繁發生;再來需有國土合理規劃及土地利用,從源頭進行;最後是治水,這關係到規劃、設計、維護各階段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及規劃與建設是否有系統性考量。有鑑於前述工作涉及跨部會業務整合,公共工程委員會於109年邀集含水利署等權責單位啟動編撰「提升國土防洪治水韌性之整合作業指引」,該指引於109年12月24日奉行政院核定,透過作業指引相關內容,期待各單位人員能齊心共同努力以提升國土防洪治水韌性為目標。

  • 國土計畫淹水區域示意圖(以新竹市為例)國土計畫淹水區域示意圖(以新竹市為例)

近年來全球暖化,氣候極端化趨勢日益明顯,使風災、水災等氣候風險加劇,「國土韌性」一詞也常與國土規劃、國土永續發展等相連結,也是外界關切的課題。為確保國土保安,於國土計畫研擬國土防災及氣候變遷調適策略,針對高山及山坡地、平原地區、都市及鄉村集居地區、海岸、離島及海域等不同特性地區提出調適策略外,並針對不同災害類型研擬防災策略。以109年度新竹市所提出之國土計畫草案為例,透過檢視過往颱洪災害造成之積淹水地區及套疊淹水潛勢達區域內「災區指認」,進行通盤考量區域內開放空間及藍、綠帶系統及既成發展區及新訂都市計畫區土地使用情形,擬定「水利減災策略」,最後結合區域內水資源供需、區域水系生態廊道計畫、景觀與親水空間改善對策等,訂定整體「水利部門發展策略」。

  • 國土計畫之區域景觀與親水空間改善發展策略示意圖(以新竹市為例)國土計畫之區域景觀與親水空間改善發展策略示意圖(以新竹市為例)

另在面對不同降雨規模,採取不同策略因應,如下圖所示,除持續依治水計畫辦理工程措施,也應搭配非工程措施,讓保護對象於受災時能減少受害程度,災後能更快恢復正常狀態,並從災害中學習經驗,以此策略進行調適,提高面對淹水時之容受力及回復力,減緩衝擊,回復平衡,相關工作並需由各部會共同合作推動,以提高防災工作的效率。

  • 面對不同降雨規模之防洪治水策略面對不同降雨規模之防洪治水策略

故治水工作,在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提升國土韌性是未來必然的需求及趨勢,必須以全生命周期考量,從國土計畫、都市計畫與土地開發即納入防洪治水規劃,配合水利署所進行之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與逕流分擔出流管制相關政策,並納入洪災應變及災後改善,才能真正達到與水共生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