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近海水文觀測甘苦談

  發刊期數:第0085期/ 發布日期:103/08/29

還記得一開始接觸近海水文觀測這個工作時,發現參與這項工作的人員來自不同的領域,除了會計、出納等一般行政之外,還包含海洋、水利、電子、機械、電機不同專業的背景,當時還在想:有沒有這麼誇張啊!

事實上,一點都不誇張,其實不只是近海水文觀測,任何一項作業化水文觀測作業,所需要的專長就是這麼全面。由於近海水文觀測技術一開始就朝向本土化發展,故組織了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努力將此技術從無到有的催生出來。

然而技術成熟穩定是一回事,實際上運作又是另外一回事。由於海況的不可確定性極高,即使有中央氣象局的海象預測,在作業時海況不見得會與預測的相符。常常在搭漁船出海作業時,看來晴空萬里,進行到一半卻下起大雨。也有海況沒有預期中的好,外業人員發生暈船的現象。諸如上述的狀況,在不影響人員或儀器安全的情況下,從事近海水文觀測外業工作的人員,往往在受限於經費的情況下,硬著頭皮把維修作業給完成。

另外,由於從事海上捕撈作業的漁民對於海上擁有相當強烈的地域性,說白話點,就是漁民對於其固定的捕撈地點、路線的保護性很高,往往不允許受到外來物的影響。這部分讓我們吃足了苦頭,事先的多次協調、其他漁民的介入、設備遭破壞……等等,都花費了不亞於技術開發的心血。

相關圖片
鵝鑾鼻浮標錨繫繩索遭漁網破壞

上述過程非常的艱苦,但看到近海水文資料的產出乃至於大量應用,甚至與漁民間由懷疑、猜忌直到信任觀測資料,這果實的甜美卻也是外人所無法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