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全臺抗旱1.0及2.0地下水井抽查整備」為未來可能面臨的下一場旱象預作準備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472期/ 發布日期:111/01/28

地下水旱災時最佳的備用水源,除可減少水庫用水量外,重要的是可提高枯旱或緊急事件之應變能力,因此,鑿設抗旱水井為必要整備應變作為。由於地下水水資源調配中扮演角色越趨重要,110年抗旱結束後,水利署已初步盤點各抽水井包含設置地點、含水層狀況及鄰近水位變化趨勢等條件,評估後續作為常態備援或緊急備援使用。

經盤點,抗旱1.0與2.0計畫共新增239口,總計併入自來水系統之抗旱水井增加至331口,出水量可達每日65.61萬噸,為用於抗旱及水源調度的重要利器。隨著110年汛期的結束,為因應旱季的來臨,除於110年10月起請水井管理單位自行檢查試水外,並於12月完成北部地區(新竹、桃園)、中部地區(苗栗、臺中、彰化)及南部地區(臺南、高雄、屏東)共計42處174口抗旱井(如圖1和圖2)的現場抽查作業,藉以掌握整備情形,確保再次面臨枯旱危機時備用水源無虞。

  • 圖1  北區抗旱水井現場抽查(龍潭5號井)圖1  北區抗旱水井現場抽查(龍潭5號井)

本次抗旱水井抽查狀況皆屬良好,其中,於抗旱1.0計畫所鑿設水井皆已併入自來水系統,皆可正常運作且周圍環境亦維護良好;抗旱2.0計畫中所鑿設之多數水井則正在申辦水權或申請市電連接,周圍環境亦維持整潔,後續待完成相關申請作業後即可供水使用,各項工作亦持續依規劃進度進行。由於抗旱井水源主要因應旱災期間使用,待各項前置作業完備後,將可配合未來水情依啟動時機展開備援與緊急供水。

  • 圖2  南區抗旱水井現場抽查(九曲工作站1號井)圖2  南區抗旱水井現場抽查(九曲工作站1號井)

水利署為因應未來水情的不確定性,已先行巡查抗旱水井功能等必要整備處置,未來則需進一步強化節水力道,並持續尋求其它多元可能供水來源,超前部署全力穩定供水,增加抗旱水源,期能做最好準備,藉以提高枯旱或緊急事件之應變能力,減少對民眾衝擊及確保重要供應鏈生產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