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蘭陽溪河川特性 綜觀評估疏濬策略第一河川局

  發刊期數:第0489期/ 發布日期:111/05/27

河川疏濬主要係為防災措施,以降低當地洪水位為目標;其次則為石供應需求,針對常態淤積河段且在不影響河道穩定與河防安全前提下辦理疏濬作業。惟天然河川之泥運移是複雜動態過程,對河道變遷的影響,包含流路變化、河床質特性、水文水理條件及疏濬後之沖淤變化等因子,因此,從河川特性、河道沖淤變化、疏濬潛能及疏濬紀錄等多面向,綜合考量分析評估疏濬河段與合適疏濬量。

綜觀評估蘭陽溪各河段之合適疏濬策略,說明如下:

一、蘭陽溪上游(家源橋至牛鬥橋)屬山谷地形,流路辮狀散亂,河道呈微淤趨勢,目前於牛鬥至英士間正執行疏濬,惟評估結果顯示,如過度浚挖對河道穩定性之影響甚鉅。

二、蘭陽溪中游(牛鬥橋至蘭陽大橋)評估結果以葫蘆堵大橋到泰雅大橋間土蘊藏量較多,係為疏濬潛勢河段,近四年(106~110年)疏濬紀錄及公共造產辦理情形,疏濬總量近505萬方,目前在葫蘆堵大橋下游200公尺至蘭陽大橋上游800公尺(斷面14~22)正執行疏濬,僅在員山堤防葫蘆堵大橋上游1,000公尺(斷面25~28)中高風險堤段而未辦理疏濬,將以護堤先固灘方式,進行河道整理,堤前灘地保護,降低潰堤受災風險,再視現況底床淤積狀況,如有多的土方可提供石供應需求,且經評估本河段的各疏濬範圍尚未復原至疏濬前底床高程

三、蘭陽溪下游(蘭陽大橋至河口)屬緩流河川坡度平緩,因無較大高流量事件,而影響河道輸推移力,使河口局部淤積,已於109年度在噶瑪蘭橋下游河段辦理,因本河段床質粒徑偏細,不具經濟價值,且此感潮河段鹽化,可用骨材有限,為考量河道淤積影響通洪之虞,評估可視情況局部疏濬,惟需兼顧水鳥保護區之生態保育及棲地營造。

有鑑於此,蘭陽溪合適疏濬策略需在兼顧河道平衡、河防安全及配合國家穩定石供應政策前提下,持續滾動檢討河床沖淤變化,以評估疏濬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