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地下水保育不分你我-擴大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交流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493期/ 發布日期:111/06/24

臺灣地區因水文豐枯不均,導致水資源運用不易,多需借助大型的蓄水設施的操作方能蓄豐濟枯,但隨著近年來環保意識的抬升,水資源開發計畫推動過程也因此常遭遇環境保護議題的挑戰,加上極端氣候所伴隨的高濁度事件發生機率越來越高,使得地面水資源之營運亦出現諸多的影響。故如何穩定供應質與量兼備的水源,已經成為臺灣水資源經營管理的重要課題。

地下水為臺灣地區重要水資源之一,具有水量穩定及水質良好的特性,雖部分區域地下水水文情勢稍屬緊張,但整體而言仍是目前臺灣因應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解方;因此,為確保地下水資源能夠永續且穩定的利用,對於地下水資源合理的開發及保育,一直以來都是水利署(以下簡稱本署)刻不容緩的重要政策方向。有鑑於地下水保育的重要性,除了本署補助屏東縣政府設置之大潮州人工補注湖,以及全台第一處大規模利用中央管河川天然河道、配合疏濬作業與揚塵防制功能所推動落實的濁水溪河槽地下水補注區外,近期亦已盤點並初步規劃北港溪上游梅林溪石榴班溪匯流口可能的地下水補注推動方式,同時,更已積極規劃複製成功經驗、尋求各項可能補注技術或方法,並擴大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交流,企求能整合資源、激盪地下水保育工作推廣與落實之新能量。

  • 圖2 與雲林縣政府人員現地勘查暨討論情形圖2 與雲林縣政府人員現地勘查暨討論情形

特別是長期以來列為地層下陷防治重點雲林縣,在本署與雲林縣政府的努力下,目前已到高鐵特區周邊進行現勘,並召開1次會議與多次書面討論交流,期望在技術(如樁、在地滯洪)、資源可行的情況下,跨出長期推動地下水補注濁水溪沖積扇扇頂地區,著眼於水文地質條件較受限制而同時深受地層下陷影響之高鐵特區暨黃金廊道區域,積極推動地下水補注的保育工作。更希望能在濁水溪河槽補注成功經驗的基準上,透過技術的評估以及橫向與縱向資源整合,提供地層下陷區更多元的防治做法選項,並成為中央及地方齊協力活化土地及保育地下水環境、共建宜居城鄉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