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串起後山經濟命脈的台東大橋第八河川局 高玉芬

  發刊期數:第0504期/ 發布日期:111/09/09

卑南溪台東的母親河,流過多年的歲月,也流過後山人的美麗與哀愁,今天要來分享橫跨卑南溪的那一條橋-台東大橋。

卑南溪阻斷台東南北二側的地緣,日治時代即昭和7年(1932) 臺灣總督南弘至東臺灣巡視後,決定興建永久橋梁前,先設置臨時便橋,在長久以來忍受交通不便的新港住民捐獻的寄附金,再加上臺東廳一萬圓的補助,這座臨時便橋終於在同年夏天完工,此為第一代台東大橋 (附圖1)。

二年後,日本政府為了便利交通,讓自動車(汽車)也能在橋上穿梭來往,於是興建永久性橋梁,於昭和9年(1934年)耗資38萬圓,建設橋長490公尺、寬4.5公尺、塔柱高32公尺、採用德國進口鋼線3,150支,為當年東亞最長之鋼索吊橋,氣象雄偉,昔為臺東八景之一、連結兩端的工程正式完工,此為第二代台東大橋(附圖2)

民國54年(1965)黛納颱風來襲,鋼索橋斷為三截,公路總局決定在原址興建一座水泥橋,來取代鋼索吊橋,所建橋長503公尺、寬7.5公尺,於民國55年(1966)完工,名為臺東大橋,此為第三代台東大橋(附圖3)。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雖未沖毀台東大橋,但因通洪斷面不足,公路局決定改建鋼骨結構大橋,它採用鋼箱樑工法,比傳統的混凝土縮短了1年工期,而且橋墩間距可拉大,減少落墩數,全橋只用個9墩,比較不會阻礙水流,可降低被沖擊風險,橋長720公尺,寬12公尺,共有4條車道,新橋的主體採用大紅色系,再搭配週遭綠色景觀,呈現秀麗壯闊的風貌 ,有助於提高運能,此為第四代台東大橋(附圖4)。

一座更替的橋,見證台東的歷史風貌,也見證卑南溪行人的詩篇故事。(本文資料由八河局楊啟弘秘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