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河川疏濬公開透明、環境營造公民參與」第十河川局

  發刊期數:第0506期/ 發布日期:111/09/23

行政院於民國78年核定「 臺北地區防洪第三期實施計畫(臺灣省部分)」因都市發展及減少合法房舍拆遷,河寬自750公尺縮小至520公尺,大漢溪鐵路橋段需配合局部疏濬,因早期大漢溪二重疏洪道入口為台北縣政府(現在為新北市政府)垃圾堆置場址,垃圾量龐大處理費用高,嚴重影響臺北地區防洪第三期實施計畫成效。民國95年起臺北縣政府陸續完成大漢溪右岸打鳥埤、浮洲、城林等人工濕地高灘腹地增加陸化嚴重,影響河道通洪,河道流心偏向左岸,左岸基礎逐年掏刷。

大漢溪右岸城林橋至鐵路橋河段早年為垃圾掩埋區域,除需挖除土方外,尚需處理大量垃圾廢棄物,又涉及開挖3處人工濕地,所需經費龐大且協調分工繁雜。民國109年獲行政院支持分年分期辦理疏濬工作,疏濬工程計畫分三期實施,逐步將板橋一側河道拓寛80至120公尺不等,以增加河道通洪。

第十河川局於110年開始執行第一期疏濬,以先拓寬河道約30公尺為目標,預計疏濬土方約45.7萬立方公尺,預估經費約5.54億元,其中垃圾處理約14.4萬公噸,經費約10.2億元,合計經費15.74億元。110年3月完成第一期第一標試辦性質疏濬,疏濬範圍自鐵路橋往上游約200公尺,疏濬量約3萬立方公尺,並於110年12月完成發包第一期第二標疏濬工程,將接續第一標繼續往上游疏濬至浮洲橋下,疏濬長度約800公尺,未來亦將視疏濬進度接續辦理第一期第三標及第四標疏濬,並持續爭取第二及三期經費,完成本疏濬計畫。

本計畫疏濬範圍與浮洲、打鳥埤及城林等3處人工濕地重疊,表面上疏濬將破壞濕地生態環境,惟自108年起與關注當地生態團體、專家學者與營建署、環保署、新北市環保局、水利局及高灘地工程處等相關機關多次會議與咨詢,發現濕地陸化嚴重,且因板橋、土城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提升,原本流入濕地水塘充當水源及淨化的污水量漸少,水塘又位於高灘地上,比大漢溪平常水位高出5~6公尺,大漢溪水無法自然流入水塘,以致不時需抽水補充,用電耗能亦不符節能要求。

本河段位於感潮河段,以NBS作為設計基礎,疏濬降挖至感潮水位高程內,利用自然營力營造出感潮濕地,預期創造出更自然河濱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更間接改善大漢溪於此河段水質,因此獲眾多參與會議生態專家學者認同並持續關注各階段疏濬成果。

本疏濬計畫不僅擴大大漢溪城林橋至鐵路橋一帶狹窄河道,降低洪水高度,保護右岸板橋區與左岸樹林區合計七十餘萬人口;疏濬連帶移除早年所填埋大量垃圾,更可避免沼氣惡化空氣及垃圾廢水污染水質;疏濬降挖後更可恢復自然濱溪環境,營造感潮濕地與生態多樣性,同時達到防洪安全、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三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