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教教育課程「走入黃金河稻之旅」保育事業組

  發刊期數:第0509期/ 發布日期:111/10/14

111年度的第一場戶外環境教育課程終於出門囉,經過疫情高峰期,終於展開環境教育戶外教學首場,來到三面環山的宜蘭,宜蘭因西高東低的地勢,讓河水幾乎迅速流至海裡,雖然夏天有颱風,冬天有東北風,頻繁下雨並有「蘭雨」之稱,但水資源仍是相當珍貴,好險宜蘭得天獨厚擁有蘭陽平原,在蘭陽平原地表下有一個由含水層和不透水層組成的巨大地下水區,當溪水往下滲透到河床,經上層天然砂礫過濾後,形成優質的伏流水及湧泉,提供宜蘭地區用水。

上午的行程來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原為羅東出張所,為太平山林場之製材作業、貯木場、營林辦公廳與職員宿舍,園區內完整保存林業設施、聚落、貯木作業設施、載運機具等,日據時期的建築與產業遺址仍保留至今,包含運材火車、鐵道文物、竹林車站等,當時的貯木池如今則化身為生態池,水域與陸域環境構成多樣化的棲地,生物相十分豐富,為太平山林業發展之活歷史,後續進行了「森林解密行動」課程,課程中老師教大家如何計算自身一天的排量,並帶著學員至戶外進行測量樹木材積進而了解樹木的固量,課後檢討之際發現一棵樹木僅能吸收一個人不到一週的排量,難怪「節能淨零永續」會列為政府當前重大政策。

下午安排到位於冬山鄉之「五十二五基地」,冬山以稻作生產為經濟主要來源,在每年初夏是冬山稻浪翻滾的日子,金黃飽滿的稻穗的倒影倒映在水面上,既美麗又浪漫。位於五十二甲濕地旁用的水渠,可以划著獨木舟,暢洋在金黃飽滿的稻穗中,既可體驗到水上活動的樂趣又能欣賞美麗的稻穗,透過水渠的灌溉,造就就這片美景,也讓大家更了解農田水利設施的功用及運作方式。

節水節能、減是現今重要的課題,排放及管理更是全球公民的責任,希望透過此次課程讓我們在日常中可以開始改變生活習慣為環境做出貢獻;水渠的活動不僅了解農田水利設施更增添趣味性,從中學習環境教育,達到親水、愛水及節水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