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規劃滯洪池兼具水資源運用 提升用水韌性第四河川局

  發刊期數:第0512期/ 發布日期:111/11/04

為因應氣候變遷引發枯旱缺水危機及強化用水韌性,第四河川局評估彰化地區之滯洪池兼作水資源運用之潛能,以萬興及第四放水路滯洪池作為示範區域,藉以評估水資源運用之潛力。早期在易淹水地區設置滯洪池乃是作為排水削減洪峯之水患治理對策,現因應氣候變遷下易出現之枯旱缺水危機,滯洪池除原具有防洪功能外,現已逐步朝向多目標使用方向發展。其不僅具有生態豐富及環境優美之特性,更可作為周邊居民休閒之最佳場域。若從資源角度來思考,除了利用滯洪池廣泛開闊之水面舖設綠能減設施外,更可藉由滯洪池之管理操作,藉以補充枯水期水資源短缺及再利用,同時達到穩定調節當地產業或生活之用水之需求,透過推動滯洪池之水資源運用及重新塑造,期能達到滿足環境、生態、水資源永續發展及強化用水韌性等整體目標。

滯洪池兼作水資源運用工程之規劃,於國內尚處於發展階段,其相應之規劃設計、改造工程及所需基本資料之標準化方法仍在研擬當中。為此,如何推動滯洪池潛在運用範例之建構,期透過萬興及第四放水路滯洪池來評估規劃,透過水質調查、設置水位監測等設施,具以蒐集滯洪池水質現況及監測蓄水水量損失變化;同時分析觀測資料來估算滯洪池滲漏狀況,進而採用水理模式評估滯洪池之蓄、取水歷程,據以提供未來兼具水資源應用及操作管理規劃參考。

有鑑於此,評估規劃萬興及第四放水路滯洪池應用於民生、農業及工業三類用水標之供水方案,對於潛在需求者進行需求狀況及使用滯洪池水之意願調查及開會研商,據以研擬規劃相關供水方案。目前已規劃針對民生用水之潛在用水需求,規劃移動式淨水設施及供水平台,提供民生緊急用水使用;而農業用水方面,滯洪池蓄存之原水分別由排水路提供下游灌區作農業用水使用,此排水路亦連結滯洪池及灌區,可利用滯洪池日夜用水調節功能,藉此強化灌溉用水之效能;另外,配合中科二林園區既有再生水廠處理水質,將處理後之再生水作為鄰近工業區工業補充用水等用水方案。其用水方案將作為未來滯洪池兼作水資源運用在地案例之參照,後續亦將逐步建構滯洪池各潛在需水單位與營運管理單位之經營管理模式,從而促成滯洪池兼作水資源運用之整體框架,完成後將有助於提升灌溉用水效能及因應氣候變遷枯旱時支援提供民生或工業緊急用水,提升用水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