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讓步心理學土地管理組

  發刊期數:第0513期/ 發布日期:111/11/11

幾週前的一個假日,到住家附近的教會去聽了一場演講,講員提到了聖經中一個有關「叔姪」二人挑選土地的故事。叔叔(亞伯蘭)和姪兒(羅得)二人因有龐大的家產,包括牛、羊等許多的牲畜,但因水源和糧草有限,彼此的牧工也都相爭,因此必須分道揚鑣各尋出路。

身為長輩的叔叔亞伯蘭對姪兒羅德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這時羅得也毫不客氣的就先挑選土地,他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全境,都是滋潤的土地,於是,羅得就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但,這之後這就是大家所熟知,被上帝毀滅的罪惡之城「所多瑪、蛾摩拉」。

而亞伯蘭就往另外一邊西方去了,這時耶和華上帝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就是上帝應許的「流奶與蜜之地」。

從這故事當中,講員提到「讓步」。在日常生活當中,從小到大聽過許多的俗語: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吃虧就是佔便宜。以柔克剛,以退為進。不懂得讓步,就很難進步。蹲下去是為了跳更高。宰相肚裡能撐船。以上這些都是老生常談,說穿了,即是「願意示弱」,而讓步也是一種寬容與優雅的氣質展現。

講員特別介紹了一本書「讓步心理學」,書中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此並非強者生存。相對於強者而言,弱者有更多的選擇和妥協的機會,因為他們懂得讓步,他們就有更多的生存機會。因而得以「適應」得以生存。

現今新聞媒體上常見行車所造成的糾紛,都是因為互不相讓或是爭快搶道而造成。近來看見一巷道,前後二車會車,而互不相讓之事,結果雙方僵持了3分鐘,還打電話報警處理,造成二端車輛回堵,進退二難,到底贏了面子?失去了多少時間成本?而更多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案例,舉凡「按喇叭」、「逼車」、「停車」等行車糾紛或是「排隊」、「言語誤會」的插曲,往往因一時的口舌之爭,起了衝突,進而大打出手,笑話說:打輸了進醫院,打贏了進法院,二敗俱傷,沒有贏家。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翻開歷史的長卷,很多偉人都是「讓步」高手。

而讓步心理學,在商品交易中更是常見。買賣雙方,總有一些底價,賣方喜歡漫天要價,買方當然要討價還價,在過程中,雙方都有一些策略應用。曾經在傳統市場買菜時,遇見一老太太賣青菜,當時覺得很辛苦又便宜,似乎沒甚麼賺錢,就問:一把青菜多少?20!我說:那我買2把算50啦!後來,老太太只收我40給了我3把,我推不回去,真不好意思。

瞭解了「讓步心裡學」的依據及原理,即可在生活當中,讓「讓步效應」為自己服務。而「讓步」更是一種自我保護和實現自我價值的生存之道。未來在任何的衝突即將來臨之時,請冷靜,讓自己沉澱10秒,先想想,以免徒留遺憾,一失足成千骨恨。或許經過了這「10 秒鐘」的思考,改變了你的一生,也改變了別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