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小而美的水源地淨水器 大台北水源安全的先鋒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

  發刊期數:第0526期/ 發布日期:112/02/10

臺北水源特定區為大臺北之水源地,肩負大臺北地區600萬人口飲用水水源的品質,雖然區內設有嚴格的土地利用管制,並有翡翠、新烏兩大污水下水道系統處理民生污水,但是其他有關農業所產生的非點源污染,排入水庫中的營養鹽,一直都是全國各水庫集水區面臨最難以處理的問題。

非點源污染削減有很多方法,但大多需仰賴面積較大的處理設施(例如生態池),用地取得問題也使得推廣不易。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水特局)自民國102年率先引入分散型的LID(低衝擊開發)設施,因為化整為零的作法可有效降低對農地的干擾,有效提升了農民的設置與配合意願,近期則更進一步辦理減肥料的研究與試驗,希望更進一步提升效果。

每個LID設施大小約莫在1m2大小,並以不織布、不同粒徑的土、培養土以及植生,透過妥善的規劃與布置,當該區農作所產生的污水引流至該設施後,透過土壤滲透、過濾、微生物分解以及植生吸附等過程,即可如同淨水器一般,逐層削減營養鹽。截至民國111年底共計可完成59處,約110m2的植生滯留槽設置。而在主要示範的金瓜寮溪流域,可使總的甲類水體達成率,由79%提升至約81.2%。

在非結構式的措施方面,目前水特局刻正著手以調整肥料配比來進行研究與試驗,將傳統肥料中之酐比從5%降到2.5%來作為低肥料,不須改變農民的施肥習慣,即可有效降低總的產出;若同時搭配結構式的LID設施,則可有效降低設施的用地需求,更有助於農民水源保護意識的養成。以下圖為例,每公頃的茶園,以低肥料取代傳統肥料的包數愈多,則所需設置LID的面積就愈少。藉由此結構式與非結構式的不同組合方案,即可為水庫集水區非點源污染削減的做法提供更為彈性的選擇及指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