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因應氣候變遷策進防汛整備,落實查察風險強化應變能力水利防災中心

  發刊期數:第0536期/ 發布日期:112/04/21

由於氣候變遷旱澇極端天氣頻繁出現,目前南部水情吃緊,在抗旱之際,防汛整備工作也不能鬆懈,因應今(112)年汛期到來前,水利署已辦理四場防汛策進與整備會議(北區2月23日、中區2月24日、南區3月14日、東區3月24-25日),請賴建信署長親自率隊至河川局,除慰勉同仁辛勞並進行各項治理工程及防汛熱點整備現況,請各局長率領同仁上緊發條,把自身業務計畫轉化為實際務實行動。

2月23日賴建信署長赴第十河川局(以下簡稱十河局)召開防災整備座談,並視察大漢溪右岸浮洲橋至鐵路橋河段改善及塔寮坑二號抽水站,請河川局強化風險地區管控,汛期時除落實每日三查主動掌握水情,並且盤點轄區容易致災的熱區,積極做好防災整備工作,所有的弱面都要詳加查核,掌握致災的雨量、水位及流量等重要數據,確定防災啟動的行動值,持續針對瓶頸河段加強疏濬,以提高通洪能力降低洪災風險,於災情事件前就要開始布局防災作為,所有的方案都要考慮備案,更應落實與地方政府防汛查通報機制,務必做最充分的防汛整備

賴建信署長提示,每日新聞輿情彙報如涉及各局業務,該局發言人應主動迅速將回應基調、簡要說明及背景說明詳細資訊通知署發言人,新聞稿目的在即時反應正確的數據或態度。另各局拍攝河道疏濬成果,建議以同一角度與視野拍攝前、後照片,對外界說明時一目了然,河道疏浚重點不是疏浚了多少量而是效益,針對生態影響最小,對水理有最大效益思考。以往疏浚大多是全斷面開挖,類似開挖人工運河,十河局大漢溪右岸浮洲橋至鐵路橋河段局部疏浚NBS案例,保留灘瀨空間的作法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