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將至,相信大家各工作群組內開始充斥了各家/國降雨預報預估圖,看起來趨勢及顏色都不大一樣,但一樣的是:大家都有看沒有懂。
這也難怪,當初大家學過的水文學、流體力學裡可沒教過大家如何去看懂氣象產品,更別說去理解這些產品的關聯性以及差異性,所以當今天拿到一張號稱「各家模式」的比較圖時,第一反應件是先看看各模式趨勢是否一樣,如果一樣,賓果!接下來只要把看起來最嚴重的那一張拉出來就可以做好萬足準備了~,那如果趨勢不一樣呢?還是先把對我們轄區影響最嚴重的那一張拿出來看就對了,反正用最壞的打算做最充足的準備準沒錯,對防災來說報憂不報喜比較有保障?筆者相信大部分的承辦人員都有以上的困擾與想法,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或許可以更從容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
筆者相信術業有專攻,如果今天氣象局已經釋出官方定量降雨預報QPF,基本上毫無懸念,一定是優先採用已經過預報中心眾多預報員討論校正過後的結果來當作接下來的雨量預估,那大家就可以回家啦~錯!問題就在於:目前氣象局所釋出的官方QPF只提供24小時的雨量預報資料,但是隨便一場颱風事件歷程都是以2、3天起跳的,所以對於後續的模擬操作是不敷使用的,尤其是水庫後續高水位操作,一旦沒有後面幾天的雨量,將無法預估到底應該續留多少水庫空間以應對接下來的入流量,或是事件中河川洪峰何時出現將難以掌握。
但是官方就只有這樣的預報資料啊,那怎麼辦?所以我們才需要把時距更長的其他模式拿出來參考。你知道嗎?其實氣象局的QPF就是由各種模式經過人工校正所得出來的結果,身為預報人員需要閱讀海量的資料,包含我們常看到的各國模式、區域模式、各種指引(GOF,可參考「中央氣象局定量降水預報指引評估」-賴曉薇、洪景山109.10.05)等,經綜整過後才提出的官方預報。這其中包含了可以預報到超過100小時以上的區域模式及全球模式。
暫停一下,再說下去有人腦袋會開始轉不過來了,先把話題回到所謂的各家模式,當大家第一時間拿到模式時請優先看一下這張圖到底是全球模式(歐洲/美國/日本)或者是區域模式(WRF/WRFD/RWRF/TWRF/WEPS...),這有助於判斷這張圖的可使用度,如果是全球模式,優勢是可以長時間的預測出全球氣象的變化,但是對於東亞或者是臺灣來說,其實預估的精準度是比較沒那麼高的,趨勢可參考,但是降雨量有待商榷。這時候請再努力找看看有沒有區域模式的結果,如果有,也跟上面的某個國家模式接近的話,恭喜你~這個模式結果可用度提升了,為了業務所需,筆者還取得區域模式的系集與決定性模式(嗯~好像聞到燒焦味了)可以更進一步去做比對,礙於篇幅這邊就不再細說。
上面說了那麼多,總結一下,其實我們所說的各國模式或是區域模式,其實對預報員來說其實都只是他們評估預估雨量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說其實這些模式在取得共同類似結果前較不適合直接拿來做決策使用。尤其當各國模式分歧時(非常常見)更讓人摸不著頭緒,筆者於以上類似情況時就教過氣象局人員,得到的答案是:各家模式目前分歧,仍需繼續觀察。所以說,要參考上述模式,拿最嚴重的結果來做最萬全的準備當然是沒問題的,但是何不妨讓我們以從容的心態面對最極端的挑戰,用謹慎而非恐懼的心態下做出最好的判斷與作為,如此才能將客觀資料發揮最大效益做後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