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甲溪與我第三河川分署

  發刊期數:第0565期/ 發布日期:112/11/10

透過「大甲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走讀一下大甲溪上游的天輪電廠以及白冷圳,不但可以認識大甲溪流域水力發電建置歷史與大甲溪特殊地形及水文系統所衍生的獨特取水、用水設施及地貌轉變,並可以藉由白冷圳沿線農業歷史,尋訪前人所留下的水圳人文軌跡,了解大甲溪農業開墾與圳路歷史脈絡之關聯性,讓河川治理規劃人員與相關單位深度體驗大甲溪流域水力發電與臺灣發電系統網建置歷史,更期待跨單位共同建立跨域共學平台,共同推動大甲溪水文化網絡的發展。

-大甲溪電廠旁的罣礙居

罣礙居是由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和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合作設立的微型展館,館內展示許多臺灣公共建設檔案影片等資料讓大家認識中橫的交通建設歷程與電廠的關聯。

-白冷大甲溪電力文物館

館藏有各電廠建廠時期的各式模型、自動化演進過程說明,包括德基電廠電梯豎井、青山分廠復建通道模型等,以及前人建、建廠的珍貴相片展示,讓後人一覽大甲溪發電廠建設的發展過程。

-白冷圳

白冷圳位於大甲溪左岸的取水口,建於日治時期,一旁還可見儲藏室以及辦公廳遺跡,至今仍可見到當年駐守在此的工程人員為了預防泰雅族人的出草侵襲,所遺留的避難通道,可直接通往儲存戰備糧食(約1個月)的儲藏室內。

活動以水文化出發,透過現地走讀,讓與會的各單位相互交流,並深入認識大甲溪水力發電的歷史脈絡以及白冷圳所留下的人文軌跡,帶給與會者不同的體驗與互動機會,未來持續透過公部門平台跨域合作,共同努力推廣大甲溪流域豐富的自然人文與水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