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前瞻重大建設-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竣工落成北區水資源分署

  發刊期數:第0566期/ 發布日期:112/11/17

石門水庫為具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及觀光等多目標水利設施,對桃園地區農業生產、工業發展、人民生活品質提升及水旱災害防治等方面均有重大貢獻。惟自民國53年竣工營運迄今,歷經數場極端颱洪事件後,依據民國104年庫區淤積測量成果,水庫總容量已從原設計3.09億立方公尺減少為2.08億立方公尺,使得穩定供水及防洪操作之風險提高。面臨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水文事件,強降雨頻率驟增趨勢,為加強石門水庫防淤及排洪能力,爰辦理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

阿姆坪防淤隧道係多功能隧道,在平時可以利用抽泥船抽泥經阿姆坪防淤隧道上方附掛4條輸泥管送至下游泥沙篩分設施,經由泥沙篩分設施將泥分為可利用之石與不可利用之淤泥,不可利用之淤泥則堆放在沖淤池,俟時機成熟,石門水庫保持高水位與集水區雨量充沛時,則陸續打開出水口弧形閘門進水口閘門進行排洪及沖淤。倘遇枯旱時期,阿姆坪防淤隧道亦可擔任卡車及重型機具通行之隧道,直接在水庫中游進行機械開挖清除淤泥,避免對於附近交通要道產生不良影響。

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於112年4月21日辦理竣工典禮,總統蔡英文在桃園市長張善政、行政院長陳建仁、經濟部長王美花及水利署賴建信陪同下,共同參加本次典禮。本工程經北區水資源分署(以下簡稱北水分署)同仁及工程人員5年多來全力以赴,如今終於竣工,後續可藉由抽泥船將淤透過隧道內的輸泥管送至水庫下游,每年約可增加64萬立方公尺的清淤量,颱洪期間還可藉由水力將淤排至河道下游補充源,減少車輛運輸淤泥的成本,對石門水庫清淤提供相當大的助益。

112年9月3日海葵颱風過境帶來豐沛雨量,北水分署於9月4日首度正式操作,利用水庫近滿水位時機操作阿姆坪防淤隧道,僅4小時成功沖淤20萬立方公尺淤泥,排出並帶至大海,順利發揮沖淤達到水庫維持庫容、延壽功效。以石車每趟約12.5立方公尺的運量計算,相當於減少1萬6,000趟石車次來回臺北港運輸造成交通衝擊,可省下高達1.6億元的清淤費用。

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是全國首創將循環經濟理念搭配水庫淤泥去化之重大工程,使用後每年預估能排放 64 萬立方公尺之淤泥,符合現在節能的主流思想,藉由本工程加入清淤生力軍行列,以達成水庫出入平衡永續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