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近海水文觀測於颱洪事件的應用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567期/ 發布日期:112/11/24

每年5月至11月為臺灣防汛期間,5月到6月是臺灣梅雨季節,梅雨是臺灣重要雨量來源,7月至10月則是颱風季;在氣候變遷條件下,極端事件頻傳造成洪水災害,近十年來,中央氣象署(以下簡稱氣象署)每年約發佈4.3個海上颱風警報颱風來臨前後可能帶來大量水氣而降下豪雨,雖然颱風帶來雨量是臺灣重要水資源來源,但若剛好遭大潮期間,大雨可能造成內水外水影響無法排除而造成災情,故在風災及水災期間提供近海水文情資予水利署(以下簡稱本署)及各河川分署參考,以提早預防可能的淹水情事發生。

於風災及水災期間所提供資料,係藉由氣象署暴潮預報資料,利用各河口座標內插出未來48小時逐時暴潮預報水位,於警戒期間每日9時(資料時間8時)及17時(資料時間16時)提供未來48小時最大暴潮預報潮位及發生時間(如圖1),並配合各河川分署提供最近海堤堤高,以預判是否有溢淹風險;同時亦收集各河口附近潮位站實測資料,製成表格(如圖2),以增加防災時期潮位判斷依據。另外,由於本署與氣象署在全臺近海皆設有海上資料浮標站,隨時進行海氣象觀測,因此在颱風期間將各海象測站觀測資料作分區展示(如圖3),讓本署及相關所屬機關於防災期間能夠掌握更多即時海象預報,爭取更多時間來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