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湖山水庫之鸕鶿生態保育紀錄中區水資源分署

  發刊期數:第0578期/ 發布日期:113/02/09

鸕鷀(Phalacrocorax carbo)原本為臺灣常見的冬候鳥,在沿海濕地河口水庫常結群捕魚,進出水域常會排成"人字形",形成黑鳥人字的冬季限定景觀。外島的金門之前也有成群鸕鷀傍晚返回夜棲地壯觀畫面而成為當地知名景色。

110年9月,在鰲鼓度冬的鸕鷀被賞鳥者意外發現營巢並有幼鳥成功離巢,成為國內首度的鸕鷀繁殖紀錄。由於該紀錄發生在冬季,且之後並未再有類似現象,鸕鷀是否為臺灣的繁殖鳥,仍留下許多問號。

112年4月,湖山水庫東南側岸際的枯立木上,發現8隻鸕鷀親鳥與4個繁殖巢。其實,早在2022年湖山水庫當局就發現每個月都有鸕鷀出現的紀錄,如今發現巢位,更加確認鸕鷀在湖山水庫已成住客。

鸕鷀每巢會產2-3枚卵,卵的孵化期約一個月,期間公母鳥會輪流孵蛋與在巢旁守衛。幼鳥孵化後成長相當快速,約一個月的時間即離巢並且具備潛水、短距飛行等能力。育雛期間,親鳥餵給幼鳥的魚隻,都會先初步消化,再吐出給幼鳥。從巢中親鳥吐出的魚隻可知,湖山庫區的鸕鷀主要粗首鱲、鯽魚與何氏棘鲃等魚種為食,且離巢後的幼鳥仍需要親鳥提供食物一段時間。湖山水庫保育措施執行團隊也向雲林縣政府提出申請,為進行鸕鶿進行測量及繫放,幼鳥均有繫上腳環,以便後續追蹤。

然而,5月之後雨季到來,連日的午後降雨讓水位快上升,在巢位被淹沒前一日,湖山水庫保育措施執行團隊與湖山水庫管理中心合作,營救了最晚孵化的一巢,後續由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協助照護,保育學會也在8月將救援的鸕鶿帶回湖山水庫野放。

112年9月,湖山水庫保育措施執行團隊在水庫蓄水區深處發現今年第二組巢,這顯示鸕鶿一年能夠繁殖兩次。這一組巢與水面的距離相距約有8公尺,跟第一組巢剛發現時與水面的距離相近,表示這是鸕鶿築巢時偏好的高度。水位上漲的過程中,高度足夠的枯立木會逐漸變少,鸕鶿築巢的位置與主要的活動範圍也因此從東南側的岸際移往蓄水區深處。

湖山水庫112年12月底統計共有9隻幼鳥順利成長,每隻幼鳥都已經繫上獨一無二的數字環,方便後續觀察與追蹤。未來有機會來水庫參訪,可以留意一下這些在水面上奔跑起飛,或是在枯立木上休息的黑壓壓大鳥,牠們已經正式成為臺灣的新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