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衝擊日益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各國關注的議題。法國在巴黎氣候峰會(COP21)提出了「千分之四倡議」,主張每年提高千分之四的土壤有機質,以減緩全球暖化,同時改善土壤健康、提升糧食安全,這一倡議使得「土壤碳匯」成為各國淨零路徑中的重要焦點。
土壤碳匯(俗稱黃碳)係指土壤生態系中可吸存固定二氧化碳的載體,如農田、泥炭地、黑土、草原或永凍土等,全球的土壤每年可吸收約四分之一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陸域系統中最具潛力的自然碳匯場域(自然碳匯類別如圖1)。土壤中的碳主要來自於植物的枯枝落葉、根系及動物的殘骸等有機體,因此,藉由相關策略促進增加並維持土壤有機碳的含量,將能為減緩氣候變遷作出重要貢獻。
行政院核定「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路徑之一即為土壤碳匯,其推動策略主要為強化土壤管理方式、建構負碳農法及強化相關技術科技研發能量,透過建立土壤管理技術、建置碳儲潛力分區圖、推廣具負碳功能的作物及農業技術等措施(如圖2),預計於2030年增加約3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匯量。此外,農業部已研擬土壤碳匯相關方法學草案並送環境部審查中,未來累積的碳匯量有望轉換為碳權,進一步帶動各界響應減碳增匯行列。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我們需要不斷透過創新思維與技術應用,擴大減碳效益,而土壤碳匯深具固碳潛力,是實現淨零碳排目標的重要路徑。依循農業部推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發想如何結合水利署轄管業務,共同努力把碳種回土裡,以下為建議推動的工作參考(如圖3):
一、鼓勵河川區域有機或友善種植:改變原有農業管理措施,例如減少化肥、改善灌溉及耕作方式等,並在休耕期間種植綠肥或覆蓋作物,防止土壤沖蝕,同時促進土壤碳封存。
二、加強裸露地植草:種植或保留草類並定期修剪,可減少土壤沖刷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及生物多樣性等多重效益。
三、產製及應用生物炭:採收抑制揚塵作物(例如狼尾草)或移除外來種(例如銀合歡)後製作成生物炭,可達到長期固碳的效益,亦可應用於土壤改良或淨化水質。
四、推動泥炭地復濕保水:泥炭地是陸域最大的天然碳庫,保持其潮濕有助於減緩有機碳分解,達到長期固碳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