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2050淨零減碳」之政策目標,減緩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co2之排放量,是當前急需進行的課題,但不可侷限於減少排放,還須增加碳吸收(碳匯)。除積極投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也在尋找增加碳匯的方法,因此透過以自然為本碳匯方法學,森林碳匯(綠碳),針對已經吸存的部分進行監測。為了盡可能貼近實際的減量狀況,碳匯方法會因應各地的緯度、海拔、氣候等條件而設計不同的方法,藉此降低監測時的誤差。
為積極營造綠色固碳環境,考量當地生長環境及對土壤與氣候適應力強之樹種,第六河川分署已選定二仁溪中州堤防,且於111年9月種植完成1,000株原生種苦楝樹,樹苗來源為林務保育署嘉義分署,去(113)年9月開始進行自願減量專案計畫書撰寫,透過相關林木材積式,可用以推估出30年co2減少量,並將持續辦理後續林木監測計畫,後續將持續推動碳匯認證程序,以利取得碳匯認證,為二仁溪環境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