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庫規劃的生態思維水利規劃試驗所畢嵐杰

  發刊期數:第0177期/ 發布日期:105/06/03

隨著人類對環境倫理的覺醒,為使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水資源的永續利用取得平衡,勢必要採取符合永續發展的手段來拉近供需之間的差距,創造人類社會與河川環境生態之可持續發展。為了確保水資源能永續利用(sustainable utilization),不僅能夠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同時也讓後代子孫能夠擁有相同的資源可利用,因此水資源開發不應是生態、環境的破壞者,更應成為其助力。因此必須正視因資源的耗用而破壞環境生態的永續性,本文以離槽水庫為例,為尋求適當合理的解決之道,提出全方位生態保育與復育之規劃思維供參。

生態補償與自然演替原則,重視生態保育與復育

一般而言,水庫上游河段不受影響,中游河段因大的興建,由原先的河川型態轉為湖泊水域環境,為落實環境正義,在鄰近區域(如大填方培厚區等)規劃生態復育園區,利用排水系統拓製保存水庫淹沒區域內受影響的中游河道型態,經種籽收集保存、表土回填、棲地營造等手段後,以自然演替方式可漸次回復至接近現況之棲地環境,如圖1。下游河段以河防安全為前提,配合生態工程及河川環境營造方式,以妥善保留溪流原貌,使其逐漸回復次生林型態。下游河道可配合地方發展需要做低密度親水活動使用,結合前項生態復育園區,提供當地生態休閒、自然觀察等水環境教育功能。
為使水庫淹沒區內特稀有植物能周延保育,水庫施工前委請專家或學者辦理詳細調查並進行林木標定與清查作業,待移棲的植物將會漸次移至生態復育園區復育植生。未來水庫上游集水區依法令劃設為水質水量保護區,相關機關依法加強管制,其生態系統將得以繼續維持,可提供生物良好棲息環境。

圖1 水庫地區溪流生態復育示意圖



水庫施工期間料源區應分區開挖,且不得全面擾動,以兼顧料源採取及生態維護。此外,當基開挖及料源區開始擾動後,當地野生動物已展開遷徙行為,預期行動能力較強之哺乳類、鳥類等野生動物會自行向外圍遷移。至於兩棲類、爬蟲類等部分移動性較差的動物需輔以人為移棲方式,經人工採集之野生動物,以就近野放至不受施工擾動之區域為原則。

滿足水生物特性之雙魚道設計,河川水生物可自由洄溯

離槽式攔河堰的設計主要目的,在抬高河川水位以穩定取水,其放流水量應優先保留下游既有用水人權益與生態基流量,若有多餘水量才予攔引調蓄運用。另對於水域生物移棲的障礙,首要工作必須透過完善的生態調查,瞭解溪流中、下游水生物的特性(洄游性、底棲型或游泳型)與空間分布情形,故魚道設計必須根據多物種習性和多種利用方式規劃出綜合性魚道,以滿足各種水生物的洄游需求。鑑此,除於體設置階梯式主魚道外,在排道外側或是進水口沿引水道至沈砂池間等可利用空間裡,設置近自然型魚道為副魚道,提供洄游生物利用;攔河堰附近若有生活污水排入,應設置小型人工濕地以收集淨化,利用淨化後之排放水做為近自然副魚道之呼水路,以發揮集魚效果,讓水生物能自由回溯,如圖2。營管階段應廣徵學者專家及當地保育團體意見,落實河川水生物保育工作。

圖2攔河堰魚道結合人工濕地做為近自然副魚道呼水路設計



由於攔河堰下游通常為魚類聚集的場所,於攔河堰上游100公尺至下游500公尺範圍公告劃定為禁漁區,以保護水生物能夠更安全地通過此障礙河段。營運階段藉由河川環境監測與生態保護管理,由專家學者與當地的保育團體共同監督河川生物資源狀況,以取得更多的合作效益與公信。

尊重自然,利水澤民

人類存在的目的,不僅要維持生存,還要生活更美好;不僅追求這一代的的福祉,更希望未來每一世代皆能永續的生存與發展。水資源是永續發展的驅動力,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希冀透過此一嶄新生態規劃思維,提供豐富而完整的生物棲息空間,創造人與自然間和諧相處的河川生態環境,使得臺灣河川生態與水資源利用得以永續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