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九隻蛙給青年農夫的挑戰書沃野食農會社許嵐婷

  發刊期數:第0140期/ 發布日期:104/09/18

九隻蛙給青年農夫的挑戰書
九隻蛙給青年農夫的挑戰書2015年8月中後,掃過天鵝颱風尾,為這新竹縣橫山鄉山腳下的小農村帶進了兩整天的大雨,這之前持續的烈日,將水田裡原先軟爛的泥漿慢慢烘裂,而此時踩踏之間裂縫中擠壓出甘露,代表土縫間充滿了雨水,餵養了引頸期盼的小苗,努力汲取甘露。

在這個水龍頭擰開就能得到水的時代。你何曾想過水的重要?

從2014年底,台灣島水情宣告吃緊,2014/12/3隔年一期稻作限水消息一出,我失眠了整夜,三年前開始成為農夫的我,在一個月前才剛簽下了人生第一塊農地租約,而灌溉渠道的水來自頭前溪上游油羅溪,那兩天我忙著四處打聽是否被劃定在限水範圍內,回到村裡一看,知道仍有少量水能夠使用,就硬著頭皮迎來了頭一遭限水下的耕作。

上半年,全台共有41,576公頃農地因為水資源不足而強迫休耕一期,四萬多公頃相當於台灣總耕地面積八十萬公頃的5%,是2004年之後,最大面積的停灌休耕。何以農、工、家庭皆為主要用水戶,卻要從農業限水開始下手?答案顯而易見,當農業佔據了70%的可用水資源,旱時的調度也就從最大戶開始下手,而以停灌農田來搶救工業民生用水的作法,其實早已沿用多年,次次搶救得當。

以新竹區來說,此次共4,600多公頃農田強迫停灌,而早在民國91年台灣也曾面臨缺水,竹科用水和新竹市區的民生需求,全仰賴頭前溪流域下游三淨水場:新竹一、二場及湳雅場,最終在3月初,宣布停灌沿岸農業用水,達到的效果,是三場的每日總供水量從9萬噸上拉到25萬噸,才得以使寶山水庫保存殘餘水量預防更長期的旱情。而桃園人口的快速成長,則導致需要全區停灌,調配大漢溪的水源盡可能進板新淨水場才足以提供民生需求。

雖然水利單位全力調度水源,然而今年連梅雨季都來得晚,今年4月初,日月潭的第九隻蛙露出臉,瘋傳為臉書打卡文的同時,三階段限水啟動,無水可用的恐慌終至人人有感。

台灣與世界各國相比一直就是水資源較匱乏的國家,雨量集中梅雨颱風兩季,地勢山高流短,難以保存為枯水期所用,上一次停灌政策不過6年前,而分別在民國91、92、93、95年皆出現了水情警戒,正代表了我們一直處於水資源剛剛好夠用的邊緣,越發劇烈的氣候變異,又將使情況惡化。

以往十年一旱,氣象專家預期週期甚至會縮短。我們將要為下一個乾旱做什麼樣的準備?

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呼聲,不覺令人聯想起電子業龍頭:台積電,晶圓廠與面板廠同為耗水產業,由於每年春季皆要緊盯寶山、寶二水庫的水量情形,以應變雨季來臨前的持續生產,台積電從多種管道積極開發節水製程技術、污水分級處理、重複利用、回收化學物質等等的節水技術,廠區內製程用水回收率高達84.6%(100年數據),不但解決『看天吃飯』的侷限,每年也能省下1.17個寶二水庫的水量。

這樣的案例除了工業界值得效法,其中做法又何嘗不是家戶民生、農業用水值得參考?
僅提馬桶用水來說,一直佔據家庭用水比例中的第一名,下去依序是洗衣、洗澡用水,台灣人每日的用水量平均為260公升,對比德國與新加坡人民,多了近一倍,多的部分中馬桶水就能佔上一半,我們幾度犧牲農業用水救急,卻依舊沒能讓全民有感,提前未雨綢繆盡可能在水資源的利用上開源節流,豈不荒謬?

而身為70%的大宗用水,台灣的農業是否還有節約的空間?答案當然是有。以水稻來說,不但長時間大量灌水,又是全台主要耕種作物,每年約用掉73億噸水,然而雖名為水稻,卻不是全期都得浸泡在水裡才得以豐收,間隔性的灌水,反而使水稻的根系能夠呼吸,且向下扎根抓取土壤深層的養分;印度SRI的耕法即推崇三天放水、七天曬田的方式,可省下約3成的水,想像全數水稻田都如此耕作,約可省下可用水的10%以上。

又或者參考以色列的節水農業技術,用各路管線直接將水送到作物根系附近,而不浪費一絲一毫在傳遞路徑上,不論使用在雜作或水稻,可以見得節省下的水將會非常可觀。

但即使辦法看似簡單,在農業現場的實作上卻著實困難,雜糧五穀的價格低廉,農夫一人必須看顧好幾甲的農地以維持生計,SRI節水耕作方式將使雜草叢生的速度容易追平甚至超越水稻,而以色列方法的管線鋪設則是一筆不小的投資,這其中配套未完善前,大部份小農不會願意冒著風險去嘗試,只有政府鼓勵或者大的農企業,才有機會做先驅者。

沃野團隊雖為新創,卻不時以全面的情況來考量長遠的運作方式,以販售商品、撰寫計畫、辦理活動講座等方式,累積所需資源並投注在探討和實驗各項資源如何在農業有效應用,在氣候變化劇烈的年代,很可能以往例行性看日子做事的方法將無法完全泡製,唯有能夠及時的依據環境調整耕作方式,才能應變早已超出預期的氣候變化,也期待有更多專業人士、團隊能夠共同投入,找出農業能夠永續的良方。

五月後梅雨到來,卻陸續接著暑期颱風和西南季風對流旺盛,連續的降下豪雨,雖解決了旱情,瞬間太多雨的極端氣候仍然造成了許多農民的損失。乾季將會越乾,雨季將會越濕,而我們的應變力足以面對這樣的未來了嗎?

參考資料:
[1] "水不落田", 環境資訊協會。
[2] "臺灣水,哪去了?", 經濟部水利署
[3] "百年大旱,為何尤以桃園最嚴重?", 新頭殼newtalk。
[4] "從 "水足跡"看水資源保育與企業用水管理之發展", 林俊德。
[5] "大漢溪水源開發工程規劃" , 水利署
[6] "節能,節約用水", 低社區環保行動雜貨鋪。
[7] "減水3成「根」強壯 關渡SRI種稻試驗 為氣候變遷找出路", 上下游新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