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關渡隘口炸開之後水利故事集

  發刊期數:第0283期/ 發布日期:107/06/15

關渡隘口炸開之後

許多人知道,臺北盆地以前是個湖泊,但他們卻不曉得孕育臺北盆地的淡水河過去50年來 的故事。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在《關鍵評論網》撰文道,他曾在不同時間,從觀音山、大屯山、七星山頂等不同角度鳥瞰淡水河,看著大漢溪匯集新店溪基隆河,終成淡水河。根據清初郁永河所著《裨海記遊》記載,臺北湖在康熙32年(1694)發生大地震,震開了干豆門(即現今的關渡)的隘口,湖水退去後,遂形成現今的臺北盆地及淡水河

干豆門隘口,據《五股鄉志》記載,清朝中葉後學者以「獅象捍門」形容此隘口的重要性,「獅」是指淡水河左岸五股獅子頭一帶;「象」是指基隆河淡水河的關渡象鼻頭一帶。淡水河兩岸形成天然的隘口,是臺北淡水河水系通往大海的匯流處,左納塭子川、觀音坑溪,右納基隆河後匯集入海。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人認為隘口是淡水河系出海的障礙,若炸開河中央這群山石,可加速臺北盆地的河水出海,臺北地區逢雨必淹的窘況便可紓解,但獅子頭隘口是觀音山延伸至河口的岩體,可謂風水寶地,日本人終究順應風水之說不敢炸燬隘口。

在大臺北防洪工程未完工前,淹水是臺北盆地最大的夢魘。中央政府遷臺後,臺北盆地每逢汛期便水患頻傳,民國51年(1962)的歐伯、愛美颱風,使整個大臺北地區皆受水患之苦。52年(1963)葛樂禮颱風更造成臺北盆地大淹水,漲潮、海水倒灌,加上石門水庫閘門全開的洩洪水量,使社子島在水裡泡了三天三夜,造成224人死亡,損失超過14億元。葛樂禮颱風過後,臺北盆地的水文系統因而大幅變動。

在「葛樂禮」水患發生時,尚有美軍協防臺灣,美國陸軍工兵團的專家認為,關渡的隘口太窄造成退水不易,是淹水的主要原因。民國53年(1964)美國陸軍工兵團提議,炸開淡水河通水瓶頸──關渡隘口。於是,政府將關渡隘口兩邊拓寬90公尺,拆除民房59戶、慈航寺一所,並將對岸的獅子頭部挖除,河旁的「鳥踏石」炸燬,至此「獅象守口」變成現在的殘缺狀,並將拓寬關渡的土石運至現在知行路填方成住宅區。

  • 關渡隘口示意圖

    關渡隘口示意圖

  • 關渡隘口示意圖

    關渡隘口示意圖

但萬萬沒想到,隘口炸開後淡水河的感潮河段變得更長、影響更大,在颱風來襲時,潮差甚至可高達3公尺。淡水河關渡隘口尚未拓寬前,因為河道較窄,尚能巧妙地使河水流出,流速增大,也使河水壓力高於潮水壓力,因此受感潮影響輕微;而炸掉獅子頭,河道拓寬之後,漲潮時海水壓力大過河水流出的壓力,潮水變直驅而入,影響的範圍變廣。

民國71年(1982),政府為解決臺北橋處的排洪問題(此處河道寬度較窄,影響洪水流通),因此決定在二重地區闢建一條新的河道,即二重疏洪道,希望在大洪水來襲時,部分洪水藉由疏洪道直接排到關渡橋附近,降低臺北橋周邊水位,以此解決大臺北盆地的水患問題。二重疏洪道於71年(1982)開始實施,73年(1984)完成,在此期間開闢了長達7.7公里的二重疏洪道,並興建低堤與排水工程,以保護三重、蘆洲、淡水河右岸及基隆河左岸。

  • 獅子頭隘口炸開紀念碑景象

    獅子頭隘口炸開紀念碑景象

  • 二重疏洪道高速公路至出口段之現況示意圖

    二重疏洪道高速公路至出口段之現況示意圖

民國73年(1984),政府徵收洲仔尾(五股洲後、竹華兩村和更寮村)的部分土地為洩洪區,下令廢村,以開闢疏洪道。當時政府強制洲仔尾居民搬遷,居民雖極力抗爭,但最後仍被遷至蘆洲灰磘重劃區,今蘆洲忠義廟即是從洲仔尾遷建。臺北地區防洪計畫第二期實施時間為74年至76年,實施目標為加高堤防高度,使之達到200年重現期的保護標準。防洪計畫第三期則於79年(1990)開始,於85年(1996)完成,保護範圍包括新莊、五股、三重、蘆洲、泰山等地區。

現在的二重疏洪道除了原本計畫的防洪用途外,也是新北市市民觀光運動休閒的好去處,更是一片重要的濕地。沿途除了有許多運動的民眾外,更有許多的水鳥,當地已經成為城市綠化的代表,兼具休閒及保育的意義。

資料來源:

本文引自『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故事集』一書

1.關渡隘口示意圖來自,https://goo.gl/T0YhHR。

2.關渡隘口拓寬計畫平面圖來自「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

3.獅子頭隘口炸開紀念碑照片來自,https://goo.gl/Dd6AhV。

4.二重疏洪道高速公路至出口段之現況示意圖來自「二重疏洪道溼地水質淨化園區規劃及基本設計委託技術服務」整體規劃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