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白水湖不是湖‧壽島不是島 地陷區的獨特情景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451期/ 發布日期:110/09/03

臺灣愛情喜劇片《消失的情人節》,掀起「不消失的夕陽美景」、「全臺最美馬桶」的拍攝秘境的高討論度,吸引不少遊客到嘉義朝聖蹲馬桶賞海景、觀夕陽的奇妙體驗,防疫期間齊心在家防疫,現在就跟著本文及國片線上出遊東石去,在家就能欣賞臺灣美麗風景,探索白水湖的前世今生,以及白水湖蚵學家因應人力和環境變遷的產業轉型故事。

獨特情景的矛與盾 掌潭村的奇特景象

白水湖不是湖‧壽島不是島,但同時白水湖是湖‧壽島也是島,這是掌潭村獨特的情景及秘境,順天應時、與水共存,追逐人天共好的新思維。

  • 1

白水湖是作家蕭麗紅小說《白水湖春夢》筆下的場域,一處純樸的漁村,點綴幾戶養蚵人家,這裡一切都很安靜美好,看著眼前景象,好像也把心裡的紛擾一掃而靜,只留下略帶鹹味的微涼海風,以及日照下的殘屋片瓦及露天式馬桶。

  • 臺版摩西分海-白水湖壽島沙灘連接岸邊的產業道路臺版摩西分海-白水湖壽島沙灘連接岸邊的產業道路
  • 白水湖當地浪浪涉水前行走至彼岸,希望覓得一頓溫飽白水湖當地浪浪涉水前行走至彼岸,希望覓得一頓溫飽

伴著海風聽著潮聲,靜靜地站在這片土地上,層層疊疊的風紋便掀起了記憶的那片漣漪,白水湖曾經是著名的鹽場,壽島早期是日據時期的海水浴場,白水湖的形成,是因為颱風侵襲海水倒灌後,灌入的海水在鹽田上呈現一片白波鹽海的景象,而有此稱呼。而壽島則是一座離岸沙洲,在漲潮時,聯絡兩地間的道路沒入水中,僅有電線桿與殘破的紅磚屋探出頭,直到退潮,道路又重新浮現於眼前,有人說這是「臺版摩西分海」。長花姐姐說「壽島沙灘在滿潮前約2小時,連接海岸的道路就會開始淹沒,大滿潮時更是連沙灘都會整片被淹沒,請外地遊客,一定要注意潮汐狀況」。

  • 遊客疑不熟悉潮汐及路況,成了壽島潛水艇(照片來源:黃介鱗-東石之美)遊客疑不熟悉潮汐及路況,成了壽島潛水艇(照片來源:黃介鱗-東石之美)
  • 廢棄電線桿、殘屋片瓦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以及海岸退縮等環境問題佇立於水中1廢棄電線桿、殘屋片瓦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以及海岸退縮等環境問題佇立於水中-1

當這些鹽田功臣身退之後,平靜的守在村莊的每個角落中,飛龍大哥說「掌潭村由白水湖和掌潭兩個社區所組成,白水湖社區鹽業的沒落,村民逐漸轉型為蚵農,繼續依存海洋溫飽生活,同時也見證了嘉義東石沿海地區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以及海岸退縮等環境問題,107年8月23日掌潭村遭洪澇肆虐,村民都苦笑著說這是另一場的『823泡戰』,白水湖社區因有白水滯洪池抽水站得以免受洪水侵襲,這是環境災害都是一份活生生的教材,考驗著我們要維持環境平衡共融共好的智慧」。

  • 廢棄電線桿、殘屋片瓦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以及海岸退縮等環境問題佇立於水中2廢棄電線桿、殘屋片瓦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以及海岸退縮等環境問題佇立於水中-2
  • 廢棄電線桿、殘屋片瓦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以及海岸退縮等環境問題佇立於水中3廢棄電線桿、殘屋片瓦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以及海岸退縮等環境問題佇立於水中-3

白水湖在過去都是鹽田,在臺灣的鹽業外移後,這些廢曬的鹽田跟這條產業道路一樣,豐富的濱海生物相又回到這裡,重新被大自然所利用。而人們在鹽田廢曬、海岸線倒退後,則利用漲滿水的廢鹽田,在潮間帶養蚵再度撐起生計,也利用廢棄鹽田低窪的地勢作為滯洪池,抵禦大水的侵襲。鹽份地帶的人們和沿海生物一樣,以生命的韌性重新建立起這裡豐富的生態系

白水湖蚵學家 在地玩蚵學

嫁到臺灣近20年的廣西女兒陳長花姐姐,在民國100年決定與丈夫黃飛龍從北部返回東石,陪同公婆一起經營養蚵事業,並且創立自有品牌「白水湖蚵學家」。

  • 2
  • 3

萬事起頭難,對養蚵完全外行的長花姊姊,一步一腳印從基本功做起,從串蚵殼、出海照顧蚵田到收成採蚵及剖蚵的工作,由自己及公公合力完成,此外除了細心照顧蚵仔的生長,也會定期檢查及清除牡蠣身上的害蟲,而先生黃飛龍則透由電商平台架設賣場、經營臉書粉絲團,同時透由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的協助,也會到臺灣各地的養蚵聖地考察,長花姐姐謙虛的笑著說「多出去看看別人,也可以想想自己如何學習跟精進」,一路走來都可以看到夫妻倆對於白水湖蚵學家這個品牌及品質的用心及堅持。

  • 4
  • 5

白水湖蚵學家的蚵仔低密度養殖,經過漲潮退潮做日光浴SPA,Q彈鮮美沒有腥味,同時夫妻倆也努力翻轉養蚵農傳統經營模式,設計體驗行程讓遊客可以深度的「玩蚵學」,從頭到尾完整的體驗鑽孔、串蚵到剖蚵、認識蚵棚、講解整體的蚵仔的一生,並且美味的蚵仔麵線,真切的體驗蚵農一日的生活,發展養蚵產業的同時行銷社區,提供蚵的生態觀光體驗,既可保留這項產業,又能讓更多人深入瞭解漁村生活,白水湖蚵學家用心堅持,要將東石白水湖社區、健康蚵都行銷出去,在體驗自然生態的同時,也是在展現保護環境的態度,學習如何與自然共生、共存及共融。

把最好的留給你 臺灣風景人情永遠都在

  • 6

在臺灣的許多角落,有很多人以行動或發揮專業,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島嶼、耕耘在地,成就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2021年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防疫期間齊心在家防疫,暫時少了許多人與人及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美麗總是值得等待,臺灣風景人情永遠都在」,「愛現不要"陷"」陪伴大家在家學知識、看美景,一同集氣祈願疫情快快結束,等待恢復如常生活、親臨美景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