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環境營造與河川復育之公共參與景觀學會劉柏宏

  發刊期數:第0177期/ 發布日期:105/06/03

水庫規劃的生態思維

 

日本鶴見川流域學習中心

過去將水環境營造與河川復育視為水利工程專業,當地民眾較少表達意見,但這樣的傾向在近年市民意識提升的情況下,民眾開始關注。以新北市雙溪河治理為例,經年觀察地方水文的當地居民開始好奇築堤束水是否為根本的治理方式。因而民間團體「水患治理監督聯盟」以及各地許多流域守護聯盟的成立,更彰顯臺灣民間對於水環境營造及河川復育的關心。水環境營造及河川復育工作不僅是防洪治水問題,而是涉及全面性的地方永續發展問題,承載了許多地方民眾對於生活品質提升、水岸景觀休憩、地方永續發展等種種期待,因此,水環境營造及河川復育不能忽略民眾的聲音,以荷蘭因應氣候變遷而推動的三角洲計畫的經驗為例,為了取得國民的支持,以促成三角洲法案及治理預算的通過,在提出三角洲計畫後,便展開為期一年多的全國討論及辯論,並積極進行宣傳行銷,終於獲得國民的支持通過立法。

 

日本鶴見川流域學習中心

臺灣由於早期曾經忽略河川,民眾普遍對於河川認識不足,也缺乏正確或全面的水環境保護意識,並未意識到許多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對於河川環境造成的破壞。爰此,考量公民參與時的重要課題之一,在於如何宣導正確的用水知識、提升民眾對於河川/水環境的了解,以加強其對於水環境及河川復育的知覺。承前述,公共參與為水環境營造及河川復育的基礎工作,為利水環境願景的營造,加強民眾對於水環境及河川復育的認知、提升公共參與品質,近年雖已有不少民間團體除了倡議行動之外,更重視民眾水環境意識的培養,水利署也積極投入資源與公民團體對話,以及與地方團體協力辦理河川日活動與流域學習課程,可見公私部門的努力與用心。

 

流域願景工作坊運用園遊會形式辦理


在此基礎下,未來仍應持續提升公共參與及推廣水環境教育,一方面,河川教育應同時從學校教育與成人教育雙管齊下,結合環境教育法的推行,要求各級學校、公務人員、企業、甚至民意代表參與,讓全民都能養成水環境及河川復育意識;結合民間團體力量,補助成立流域學習中心,持續進行在地水環境(河川、水圳)歷史人文、生態調查,累積流域學,並培力中小學教師於各教學領域發展與水環境議題相關之教案,共同組成協同教學團隊,於學校課程中推動。另方面,則應積極提升民眾與公部門對話的能力,除了補助社區大學以流域學習為主軸,辦理課程、公民論壇、流域走讀行程,鼓勵民眾參與之外,應持續透過資訊公開、建構溝通及參與平臺,讓民眾在政策決策及水環境營造或相關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有「知」以及「參與」的權利,而專業團體的角色,則是藉由公共參與的過程,讓民眾處於「學習的進行式」,讓民眾的經驗知識與所謂的「專業」有對話的機會,增進民眾在公共事務的審議能力,以積極建立民眾、專業者與公部門的夥伴關係。

 

流域願景工作坊亦採局長座談會進行

因此,與水相關的河川水岸、濕地營造、保水、親水、戲水、用水、利水、治水的規劃設計,可加強舉辦流域願景座談、工作坊,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民眾易理解的語言及資訊,透過活動設計,傳達給一般民眾理解並鼓勵參與,有助民眾在資訊對等的狀態下評估、選擇、討論、對話,進而協助民眾瞭解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培養思考及對居住地方周邊的關懷,在環境營造初步完成後,也能鼓勵地方居民參與水環境的維護,進而逐步重建過去「人與水」相親相繫的水岸生活文化。
劉柏宏

專長:社區營造、城鄉規劃及生態與環境景觀工程、具備多年的實務與教學經驗,擅長處理景觀設計、工程管理及民眾參與等議題

現職: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新北市中和社區大學副主任
連江縣景觀總顧問

曾主持水環境規劃、設計案經歷:
新北市─2030大河願景委託專業服務 (2010-2011)
新北市─瓦磘溝整治暨公共溝通(含第1標工程)委託技術服務 (2011-2013)
水利署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民眾參與水源保育社區營造試辦計畫(2012)
桃園縣─河驛-澗仔壢水岸新驛再生計畫-林澗生活園區委託設計監造技術服務勞務採購案(2011-2013)
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臺江國家公園臺江山海圳綠道整建工程(2011-2013)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屋頂綠種籽暨雨水回收」系統工程(2012)
臺北市─內溝溪景觀改善委託規劃工作(2009-2011)